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高检明确正当防卫界限:预感有危险,可随身带刀自卫

[复制链接]
查看: 132|回复: 0

4123

主题

412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3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0 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发布长文《最高检发布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 明确正当防卫界限标准》。文章以四个案例结合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的答记者问,向外界清晰传达当前中国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界限在哪里,呼吁人们树立正确理念,正确贯彻执行,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
       文中的四个案例分别是:
       陈某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5号)、朱凤山故意伤害(防卫过当)案(检例第46号)、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7号)、侯秋雨正当防卫案(检例第48号)。
       可以看到,这次的案例中特意加入了备受关注的于海明案。最高检深入分析了四起案例的前因后果和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预知有人意图伤害自己,随身携带刀及其他防身武器的不影响正当防卫的认定。
       二:别人拿刀砍你, 你可以勇敢的拿刀砍回去。甚至追着砍一小会儿也合法了,只要危险没消除,防卫行为可以持续到行凶者脱离现场。
       原先认定防卫过当,司法实践中有观点认为要看两方的伤势均等不均等,现在明确不以结果论,主要看暴力手段均等不均等。在于海明正当防卫案中,警方最初认定于海明拾得行凶者掉落的刀后,对方已经失去了继续加害的能力,于海明继续追砍的做法有防卫过当嫌疑,但在检方的帮助下于海明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这个案例的正面意义在于,今后正当防卫的时长可以大大提升了,直到行凶者远离现场或完全不能对受害者构成威胁,正当防卫的合理性才算解除。
       三:只要对方表现出要行凶,不管他真实想法是什么,都可以按照已经行凶来防卫 。
       假如A对B进行了涉及人身安全的恐吓,无论从结果来看B是否真的受到伤害,B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也就是说,只要B处在实质性的人身伤害威胁下,他并不需要揣摩A的真实目的就可以实施防卫。
       四:如果对方只是轻微暴力,你要是动刀的话有可能构成防卫过当。
       在文章中,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指出,一些地方正当防卫制度实际“沉睡”,但中国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其实已经比较完整,所以在实践中需要树立正确理念,正确贯彻执行,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
       不过最后,孙谦也强调:任何权利都不能滥用,正当防卫权更是如此。公民遇到不法侵害,具备条件的应当优先选择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解决矛盾、防范侵害,尽可能理性平和解决争端,避免滥用武力,共同培育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施薇               
               
               
                                    
                    
                                                

  • [img][/im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米画师-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