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的大足、安岳石刻中的内容,都少不了唐代汉传佛教密宗第六代祖师“十炼图”的内容,在石碑上也刻有关于柳本尊的内容。到哪里所见果然栩栩如生、雕工超群。相比乐山的东方佛都的仿刻石雕,不知要高多少的层级。
唐开元四年(716),印度“开元三大士”来华传法,逐形成中国密宗。后武宗法难,汉密灭门。直至公元886柳本尊在玉津县(五通桥冠英)修密成道后,去弥牟、广汉、成都、新津等地设坛传教,被前蜀皇帝王建授予“瑜珈部总主持王”封号,自创新传汉地密宗,川渝地区密宗兴盛一时,柳遂成为密宗第六代祖师。
公元1179年后,赵智凤承袭柳本尊衣钵,在大足宝顶山开辟“柳本尊行化道场”,雕凿“柳本尊十炼图”,留下举世闻名的汉密道场—大足石刻。据宝顶山石刻群中,宋僧祖觉禅师(乐山人)所立的《柳本尊传》以及《十炼图》题刻记载:
柳氏原名居直,乐山冠英镇人,约生于唐会昌六年(846)___天复七年(907)。《明柳居士碑》更说得明白“本尊在大中九年六月十四日于嘉州龙游县玉津镇天池坝,显法身出世间。”光启二年(886)间,在冠英本宅道场中“炼指”、“剜眼”供养诸佛,誓救苦恼众生。今冠英天池坝直到宋代尚有柳本尊遗迹,该处至今仍称天池村。方志云:“天池院有观音化柳居士,门前有一井,尝剜一眼舍于井中,俗人目盲,取水洗之即愈。”柳本尊后至成都传法时,亦设道场名玉津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