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的沐川县沐溪镇火岩村,层叠梯田间,农机轰鸣取代了往昔耕牛号子。一场以建强产业基础链、延伸文旅价值链、锻造组织保障链为核心的“三链融合”振兴实践,正让火岩村蹚出一条山区粮油产业高质高效、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振兴路。
建强产业基础链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火岩村党支部牢牢攥紧耕地这个“命根子”,2024年,全村完成耕地恢复400亩,同时抢抓王家祠粮油园区一期建设机遇,建成连片高标准农田1400亩,成为沐川县富硒大米的核心产区。
在该村2000亩核心梯田为引擎的高标准粮油园区里,全自动铺土机、无人驾驶农机纵横沃野,谱写着粮食安全的新乐章。单台设备日作业能力突破50亩大关,多环节一体化高效作业推动全村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率跃升,山地农业由此迈入智慧耕作新时代。该村创新推广的“水稻+油菜”科学轮作、“玉米+大豆”高效套种模式,让科技力量在泥土中生根发芽,粮仓根基越筑越牢。
园区动能辐射四方,一套贯通田间管理、代耕代种、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一站式”社会化服务体系正有效运转,惠及周边三个乡镇2000余农户。该村在建的王家祠粮油加工与社会化服务中心投产后,日加工能力30余吨,加工期间月产值超千万元,重点打造“沐源硒米”品牌,将辐射带动周边万亩稻田,推动区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加速迈进。
延伸文旅价值链 激活农耕文化基因
抓鸭竞技水花飞溅,插秧比拼泥浪翻滚……5月的火岩村梯田化身农耕版“快乐大本营”,连续两年举办的插秧文化旅游节吸引数千名游客沉浸式体验农趣。
这场以村集体经济为纽带的节庆,通过精心设计抓鸭、摸鱼、插秧等多项农事竞技,将传统劳作转化为文旅IP,擦亮“农旅火岩”金字招牌。村集体创新开发“粮油+”融合模式:推出富硒米文创礼盒,打造梯田观光摄影点,筹建农耕研学基地,形成“商品+活动+景点”三维矩阵。
在“农耕+旅游+文化+品牌”四位一体发展思路下,让游客在寻觅乡愁、传承文明中筑牢粮食安全意识,年吸引游客量突破万人次,昔日的田间地头,正蜕变为传承文明、激活经济的农耕文化热土。
锻造组织保障链 凝聚发展强劲动能
在火岩村振兴征程中,飘扬的党旗始终指引方向。村党支部筑强战斗堡垒,组建党员攻坚先锋队,2024年荣膺“沐川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支部书记吕锡龙作为该村“领头雁”,在2025年全市“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中摘得实干比拼先进个人称号,成为沐川村干部队伍中的标杆。
实干争先、冲锋突围,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机械化与高效种植模式推广,从富硒稻浪翻涌到兴办全县首个村级粮油加工中心,火岩村以组织链为引擎,驱动产业基础链夯基固本、文旅价值链枝繁叶茂,“三链”深度融合共进,努力将“好粮食”变成强村富民的“金饭碗”,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乐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