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画师-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
标题:
春涌嘉州,看“文化之花”满城芳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25-7-29 10:19
标题:
春涌嘉州,看“文化之花”满城芳
乐山新闻网 记者宋瑞琦 包思雅
春日的乐山,万物复苏,花开满城。
随着季节的更替,在街头巷尾,这座城的文化春意也渐渐弥漫开来。从乐山非遗进入国家文化殿堂到非遗名录中新晋传承人,再到街头的墙绘艺术……每一场文化的“春暖花开”,都在为这座城市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出“古今交融、文脉永续”的嘉州春色。
中华文脉镌下乐山印记
夹江竹纸的天然肌理、五通桥根书的遒劲筋骨……三月春风里,23件承载嘉州文脉的夹江手工造纸技艺作品、五通桥根书艺术作品,跨越千里入驻中国国家版本馆。
一纸载春秋的夹江竹纸,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康熙年间被钦定为“文闱卷纸”,乾隆盛世钦点成“贡纸”。20世纪30年代,张大千两赴夹江,与纸农一起研制出“蜀笺”“莲花笺”等专用书画纸。而深植于大地的五通桥根书艺术,则以38道工序赋予树根新生,让虬曲盘桓的天然形态承载笔墨章法,创作出极具艺术气息的根书作品。
从三江之畔到燕山脚下,这些典藏的非遗版本“远征”,让中华文明的种子基因库中,刻下了乐山非遗传承的生动印记,也使这些极具意义的“乐山版本”,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展示和保护。
正如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所言,这些非遗作品版本,凝聚着乐山人民的智慧心血与深情厚谊,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交流融合的重要实物见证。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文化的血脉绵延不绝。乐山非遗入藏国家版本馆是乐山多年来重视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如春花秋实、水到渠成,同时也是乐山在赓续中华文脉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的崭新开始。
非遗传承守护乐山技艺
3月17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来自乐山的木版年画(夹江年画)非遗传承人张荣强、竹纸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秀君双双上榜。这意味着木版年画(夹江年画)项目迎来了首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彰显了乐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显著成就。
此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代表性”“传承力”两大关键词,构成此次认定的核心标尺。这两个词语,在两位传承人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
数年来,张荣强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古法技艺,坚持采用天然颜料提取,原汁原味地传承了夹江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他先后成功复刻了《鲤鱼跳龙门》、《元亨利贞》、《陈姑赶潘》等经典作品,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开发出了年画折扇、团扇等衍生品。与此同时,陈秀君扎根于马村镇碧山村,潜心研究72道竹纸古法工序,通过建立研学基地,每年接待学生逾万人次,成为了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研学体验的领军人物,为这一千年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入选国家级传承人不是终点,是吸引新一代传承人的机会。非遗不能只是陈列于展架间,需要以更活态的方式传承。”陈秀君表示,让更多人了解手工造纸的技艺,才能让祖辈的传统工艺技术能够世代相传。
哪吒墙绘展现乐山活力
“我们乐山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哪吒墙,看着这些形象变得如此生动,感觉整座城市都变得更有活力了。”近日,位于乐山城区虎头山街287号的“哪吒墙绘”成为了当地市民热议的焦点。
这幅由“90后”墙绘师王源创作的作品,灵感源自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哪吒、敖丙、敖光等经典角色生动呈现,赋予了这面老旧的墙壁焕然一新的生命力。墙绘作品通过鲜明的色彩与动感的构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瞬间成为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墙绘跃然而出,在人们口口相传中,越来越多的乐山人甚至外地游客都特地前去拍照打卡,不少主播更是直接将“直播间”搬到了彩绘墙边,想在全国各地的网友面前展示自己家乡的美。
从老旧的墙面到焕发新生的作品,国漫顶流IP通过墙绘的形式在乐山街头的呈现,既是创作者王源创意的挥洒,也离不开当地社区对墙绘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支持。这种对创新文化的包容,也恰是乐山城市文化发展的“绝佳切片”。传统与现代在此相汇交融、非遗与动漫皆可和谐共生,乐山这片文化沃土正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澎湃活力。
记者手记:一座城的文化春意,不仅是破土而出的热烈,更是深植土壤的绵延生长。守正者以敬畏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创新者用时代语法重构文化感知——这场静默而蓬勃的文化“绽放”,让嘉州“满城芬芳”。
[attach]6188[/attach]
[attach]6189[/attach]
[attach]6190[/attach]
[attach]6191[/attach]
[attach]6192[/attach]
[attach]6193[/attach]
[attach]6194[/attach]
欢迎光临 米画师-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 (http://www.xi-nu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