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来临,腿部先知?提醒:双腿出现3个异常,建议尽早检查CT
►
本文188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李大叔今年62岁,是个退休工人,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年轻时抽烟喝酒,年纪大了就慢慢戒了。最近几个月,他却总觉得腿有点不对劲——酸胀、无力、走几步就累,本以为只是年纪到了,血液循环差,没太在意。
直到有一天,他下楼时突然被腿一软,差点摔倒,家人这才强烈要求他去医院查个明白。结果一出来,全家都愣住了——肺癌晚期,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医生说:“他腿上的那些异常,其实早就暴露了问题。”
很多人以为,肺癌是“躲在肺里悄悄长”的病,症状应该是咳嗽、胸闷、呼吸不畅。可现实并不总是这么“ textbook”。肺癌的蛛丝马迹,有时会藏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双腿。
肺癌高发,且越来越“沉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82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6万,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负担。
更令人警惕的是,近年来肺癌的“沉默型”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咳嗽或痰血症状,常常等到做体检或其他部位出现异常,才发现肺部已经长了肿瘤。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长期吸烟者、长期接触粉尘或油烟的人群,更应警惕肺癌的“非典型信号”。
为什么肺癌会“先找上腿”?可能有人会疑惑:肺长在胸腔,腿在身体最下方,两者怎么会扯上关系?
其实,这背后是肿瘤转移与血液循环机制在发挥作用。
肺癌一旦发生,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它可能通过血液将癌细胞“送”至身体其他部位。由于下肢血液循环慢、静脉回流压力大,癌细胞容易“落脚”在双腿,引发一系列异常。
此外,肺癌会影响体内凝血功能、激活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一步引起腿部症状。
所以,当肺癌悄悄来临时,双腿或许是最早“喊痛”的地方。
双腿出现3个异常,警惕肺癌信号1. 腿无故肿胀,一侧更明显
腿肿了,不一定是水喝多了。尤其是单侧腿肿,要格外注意。
医学上,这种情况常与深静脉血栓有关。而肺癌等恶性肿瘤,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堵住下肢静脉,就会造成一侧腿肿、发热、发红甚至疼痛。
一项发表于《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的研究指出:约15%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存在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腿突然肿了,尤其是没有扭伤或久坐的情况下,务必引起重视。
2. 腿无力、酸胀,走几步就累
不少肺癌患者在早期并无咳嗽,却常常感到“腿发软”“走不动路”。
这可能与肺癌引起的癌性疲劳或远端神经病变有关。癌细胞释放的毒素会影响周围神经,导致肌肉乏力、行动迟缓。
还有一种情况是——肺癌侵犯脊柱或压迫神经,也会引发下肢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如果近期总觉得腿部没劲、走路拖沓,排除骨关节问题后,建议尽早做肺部CT排查。
3. 小腿皮肤变暗、发凉或疼痛
当肺癌引发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时,不仅会导致肿胀,还可能影响局部血液供应。
小腿皮肤可能出现发紫、发凉、麻木或持续性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一条腿颜色和温度明显异常,尤其是伴随疼痛或发麻,不妨别只盯着腿,肺部也该查一查。
为什么建议尽早做CT?肺癌早期如果能及时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但一旦进入晚期,生存率会骤降至不足20%。
而普通的胸片(X光)很容易漏诊小结节,低剂量螺旋CT(LDCT)才是目前肺癌筛查的“金标准”。
国家卫健委早在《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就明确指出:4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家族史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
如果你近期出现了腿部不明原因的异常,且有肺癌高危因素,别犹豫,尽早安排一下CT检查,别等到“咳”才想起查肺。
肺癌可防,关键在细节肺癌并非完全无法预防,关键是生活习惯和体检意识。
远离吸烟与二手烟:烟草仍是肺癌最主要的元凶。
注意厨房油烟防护:长期吸入油烟也会增加肺部负担。
定期体检,关注异常信号:尤其是低剂量CT,不要等到有症状才检查。
警惕身体微小变化,如腿肿、乏力、皮肤异常,不要轻易忽视。
写在最后肺癌的可怕,不只是它的高致死率,更在于它的“隐身术”。
很多人直到咳血、胸痛才去医院,却早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有些看似与肺无关的信号,恰恰是最早的求救。
腿肿了,不只是血液问题;腿软了,不只是年纪大;腿痛了,不只是走太多路。
当身体不断发出“异常信号”时,别再用“没事”“忍忍”“等等看”来搪塞。你不知道,它们背后藏着的,可能是一场恶疾的开场白。
参考资料: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2023年)》
《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年版)》. 国家卫健委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35卷第4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