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福了!成绵、城北高速打响免费第一枪,这好事啥时候普及?
国庆假期中除了出去玩,想必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就是高速免费的事儿。春节的时候多少车赶着最后的节骨眼踩着要收费的时间线下了高速。
但其实在四川已经有公高速实现了完全免费,属实是叫别的地区的朋友们眼红。
这也让一个新的话题开始引发广泛讨论,不收费的高速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从上海沪嘉高速到广东广佛高速,再到近期四川成绵高速的免费通行。
这场关于高速收费的变革,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出行版图。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诞生,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应运而生。
这一政策不仅快速解决了资金瓶颈,更让我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建成了总里程超1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规模相当于美国的两倍,稳居全球第一。
截至2025年,我国城区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覆盖率已达98.8%,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五省的高速里程更是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时代发展,“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模式,逐步面临新的现实挑战。依据我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政府主导建设的还贷型公路,其收费周期不得超过20年.
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其中中西部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期限。
当前,我国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建设的首批高速公路,已逐步达到法定收费期限,开始进入免费通行的过渡阶段。
例如,1988年建成通车的上海沪嘉高速,作为我国大陆地区首条高速公路,于2012年率先终止收费,成为国内高速免费政策实践的开端.
1989年通车的广佛高速,在2022年3月停止收费后,显著缓解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城市通勤的交通压力。2024年3月,运营时长满30年的广州北环高速也终止收费,推动广州环城高速实现全线免费通行,该路段日均服务车辆达42万辆次。
2025年9月,这场变革迎来了新的突破。四川成绵高速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先后停止收费,成为西部地区首批免费通行的高速公路。
这两条均于1998年通车的道路,在运营27年后,严格按照规定终止收费,所有通行车辆均免交车辆通行费。
为保障高速联网收费秩序稳定,两条高速采用“零费率”模式运营,仅代为收取其他路段通行费,不额外增加车主负担。
在这些合规到期免费的案例之外,深圳的创新实践尤为引人注目。2014年,深圳政府斥资27亿元回购梅观高速运营权,使其提前13年免费通行。
按照原收费计划,这条公路本可继续收费至2027年,深圳此举相当于放弃了未来13年每年数亿元的收入,总计约五六十亿元,成为国内首条在运营期内免费的高速公路。这种政府回购模式,为经济发达地区推动高速免费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高速免费的案例不断增加,但全面免费仍面临三大现实难题。手当其中的是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已突破7万亿元,部分路段即使达到收费期限,债务仍未清偿完毕。
尤其是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成本极高,贵州9000公里的高速里程中,大量路段采用架桥、隧道等建设方式,仅靠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债务压力。
养护资金的缺口也让人头疼,我国高速公路每年养护费用约1720亿元,而传统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车辆购置税和成品油消费税,正受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冲击。
目前,新能源车已占据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这类车辆不仅无需缴纳成品油消费税,多数还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导致养护资金来源持续萎缩。
部分地区为缓解资金压力,甚至重启了国道收费,近五年全国至少有30多条国道一级公路新增收费站,收费期限最长可达30年。
改扩建延长收费的争议一直都没停过,部分高速公路以“改扩建”为由重新核算成本,变相延长收费期限。
例如京石高速河北段原应于2014年停止收费,经升级改造后又获准收费22年。广深高速也通过改扩建延续收费,这类做法虽有政策依据,却引发了公众对“收费无限期”的担忧。
从现实情况来看,高速全面免费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据2035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我国国家级高速将扩展至16万公里,新建、改扩建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但从长远趋势来看,高速免费是必然方向。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推动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当收费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超过其带来的收益时,政策调整将成为必然。海南的“燃油附加费”模式和深圳的“政府回购”模式,为不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未来,我国高速免费可能呈现“梯度推进”的格局,经济发达地区如宁波、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可能率先实现更多路段免费。
中西部地区则需等待国家财政支持或债务清偿后,逐步跟进。交通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新机制,通过中央拨款、地方发债、过路费分成等方式保障养护资金,同时严查违规延长收费的行为。
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它公益属性的回归是民心所向。从沪嘉高速到成绵高速,每一次收费站的取消,都是向着这个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虽然这场变革道阻且长,但当越来越多的车辆行驶在免费的高速公路上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出行成本的降低,更是基础设施服务于民的初心回归。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高速免费将成为新的共识,让每一位出行者都能享受到更便捷、更经济的交通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