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堵哭20亿人:“提前出发”骗局曝光,真凶都是聪明人
9月30日的高速上,满屏都是自嘲的“大聪明”——有人提前两天从江苏出发回湖北,结果堵成龟速;有人凌晨摸黑上京哈高速,抬头发现前后全是同款避堵人;更有广州车主卡在许广高速,1公里挪了一个半小时,吐槽“聪明人凑一块儿,把高速堵成了停车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景年年上演,今年却格外魔幻。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整个国庆假期跨区域流动人次高达20.03亿,光高速上的小客车出行就有15.85亿人次,比去年还多3.8%。可为啥大家都算准了“提前避堵”,最后还是集体沦陷?答案根本不是“聪明人太多”,而是高速上藏着一群“一年两箱油”的隐形堵点。
这群车主才是拥堵的真正推手。平时车停在小区半年不动,轮胎都快瘪了,就等国庆、春节拿出来“遛弯”——一年跑不到5000公里,油耗撑死两箱,却偏要在高峰挤高速。有老司机调侃:“平时高速上见不到的冷门车型,一到国庆全冒出来了,开得比蜗牛慢,变道还不打灯。”
更要命的是,这些“休眠车主”技能早就生疏了。遇到车流稍微密集点就慌神,要么猛踩刹车要么不敢提速,一点小刮蹭就能堵瘫整条路。抖音上有人拍过,某段高速堵了三小时,凑近一看是辆常年闲置的老车,司机连应急车道和行车道都分不清楚。这哪儿是开车,分明是在高速上“练手”,堵在路上的人能不气吗?
有人说这是“面子刚需”,这话没毛病。在不少地方,汽车不是代步工具,是回老家走亲戚的“脸面”——哪怕一年开不了几次,过年过节没车撑场面,都觉得没面子。可算笔账就知道多不划算:买车十万起步,每年保险、停车费好几千,租十天车才五千块,这笔账谁都算得清,但没人愿意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光骂车主,“错峰避堵”本身就是伪命题。湖北交警早预测了,9月30日下午5点到半夜11点是高峰,可大家全想着“比别人早一点”,结果28号就开始堵,硬生生把三天的车流挤成了一天。更邪乎的是“幽灵堵车”,前面明明没事故,就因为有人随便刹车,后面车跟着减速,一波波传下去,好好的路就成了停车场。
说真的,堵在路上的滋味谁都懂:一小时骂骂咧咧,两小时想找厕所,三小时掏出自热火锅,四小时干脆支起桌子斗地主。但吐槽归吐槽,安全得放在第一位。交警都提醒了,雨天事故率比平时高3个百分点,路怒冲动一下,整个假期都毁了 。
明年还想避堵?别迷信“提前出发”了。要么干脆选高铁——那些抢到票的人,正隔着窗户看高速上的车海偷笑;要么查查导航避开施工路段和热门枢纽,毕竟新开通的临临高速已经分流了不少车流 。实在要开车,就别当“两箱油车主”,平时多练练,总比堵在路上骂娘强。
最后问一句:你堵在哪段了?碰到过“休眠车主”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