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08:11

8亿工厂被强管3年:创始人唐显策的6大核心回应

“投资8.2亿建的污水处理厂,没给整改期就被强行接管,三年来连厂区门都进不去。”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唐显策面对《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将这场持续三年的僵局归结为“契约精神的失守”。针对仁怀市工业局的解约理由与接管行为,他结合合同条款、运营数据与法律文书作出详细回应。


一、对“强行接管”:“一天完成的‘抢厂’,连合同约定的宽限期都没有”

2022年6月10日的接管是整场风波的起点。唐显策回忆,当天上午9时许,数十名身着雨衣、制服的人员闯入厂区,当众宣读《解除合同通知书》后,要求所有员工两小时内撤离,二十多名重庆籍管理人员被直接赶走,本地员工则被强迫当场与重庆泰克解约,转而与仁怀水投签订合同 。

“合同明确写着,即便存在违约,也需给予90天宽限期让乙方补救。”唐显策强调,从送达通知书到完成接管仅用一天,既无协商环节,也未提及任何补偿,完全违背PPP项目的合同约定。事发后他多次报案“工厂被非法侵占”,却被警方以“属经济纠纷”为由不予立案,而工业局反而抢先提起诉讼 。


二、对“工期延误”:“征地拖了一年多,责任在政府方”

仁怀市工业局将“未在约定期限内完成项目建设”列为首要违约理由,但唐显策出示的项目进度表显示,延误责任不在企业。2017年中标后,本应于2018年全面施工,但政府负责的征地拆迁工作遭遇村民阻拦,导致实际施工推迟至2019年启动。此外,2020-2021年的防疫工作也让调试进程受阻,最终项目于2020年底建成,2022年5月通过环保验收,“所有延误因素均非企业可控” 。

三、对“资金与财务问题”:“历史遗留的贷款纠纷已解决,未影响运营”

针对“流动资金不足、财务管理混乱”的指控,唐显策解释为历史遗留问题。最初联合中标的央企下属公司,曾在项目公司成立前以该项目名义私自贷款,导致后续融资困难。但该公司已退出项目并转让股份,重庆泰克通过股东增资、自有资金补足等方式解决了资金缺口,项目建设与运营未受实质影响,更不存在“资不抵债风险” 。

四、对“排放超标与安全风险”:“运营期零超标,接管后才出现污染”


“这是捏造事实。”唐显策以贵州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数据为证,2022年6月1日至10日工厂被接管前,所有污染物排放量均符合标准,且已通过环保验收。但他提供的后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亿工厂被强管3年:创始人唐显策的6大核心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