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章子怡气场全开,老外紧张到不敢搂腰
戛纳的海风今年格外会吹,吹得章子怡一出场就把“离婚”俩字吹成了旧报纸。红毯还没走完,全球热搜已经替她写好标题:华人女演员第一次七度当戛纳评委,孔雀裙一甩,镜头齐刷刷让出C位,像提前对过暗号。
有人酸她“靠造型抢戏”,可造型只是门票,真正让外媒闭嘴的是评委椅背后的履历——奥斯卡学院导演部门首位中国女演员、LVMH首位亚洲女性品牌大使、一条广告2200万,报价单比通稿更响亮。
数字冷冰冰,却替她把“过得挺好”四个字拍在桌面,啪啪作响。
银幕上也不手软。
陈可辛攒了多年的《酱园弄杀夫案》,女主还是章子怡,片子直接送进威尼斯,非竞赛单元也照样刷脸。
Netflix那边,她当制片人的《新生》刚上线就飙到8.2,弹幕里一水儿“章老板眼光毒”,算是对她转型幕后最直白的盖章。
孩子那边同样没落下。
北京国际学校家长会上,醒醒弹完钢琴被小同学围着求签名,儿子骑着小马拿了个马术迷你奖,照片流到网上,评论区齐喊“别人家的孩子”。
香港浅水湾1.2亿港元的豪宅,离学校步行十分钟,被港媒写成“陪读式投资”,其实明眼人都懂:她把最柔软的部分藏进学区房,硬壳留给镜头。
至于体脂16%,运动员水准,是她每天七点先送娃后撸铁的日常。
健身房镜子里的汗珠,比任何公关稿都更能回击“离婚憔悴”的想象。
汪峰演唱会北京站七成五的上座率不算难看,只是后台数据悄悄显示:与他相关的话题里,章子怡三个字仍占三成流量。
前任的影子像旧歌,观众偶尔点唱,却没人想单曲循环。
有人把离婚比作失速,章子怡却把它当换轨。
戛纳评委、威尼斯入围、奥斯卡评委、品牌大使,一路绿灯亮得晃眼。
她没空演苦情,时间全花在让下一个身份更锋利。
故事讲到这儿,最解气的不是她站得多高,而是她让所有人看见:所谓转折,不过是把方向盘握回自己手里。
红毯尽头,她没回头,孔雀裙摆扫过台阶,像把过去那一页轻轻合上。
风继续吹,浪继续拍,船却早已换了航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