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片捧在手里的激动心情,怎么就被生活磨得一点不剩了呢?
把成片捧在手里的激动心情,怎么就被生活磨得一点不剩了呢?压箱底的何止是相册
说起来真是讽刺!当年拍婚纱照时,哪个新人不是精挑细选摄影机构?比对几十家样片,研究各种拍摄风格,从复古民国风到浪漫海岛系,光确定拍摄方案就得跑三四趟影楼。
拍摄当天更是拼尽全力。新娘凌晨四点起床化妆,新郎陪着折腾十几个小时。为了一个夕阳下的剪影效果,能在海边等到天黑;为了捕捉最自然的笑容,脸都笑僵了还在坚持。
“再坚持一下,这可是一辈子的纪念!”摄影师这句话,成了支撑每对新人的最大动力。
可现在呢?那份视若珍宝的相册,怎么就沦落到了“四年不翻一次”的境地?
有网友说得扎心:“结婚时觉得婚纱照最重要,现在觉得还不如买个洗碗机实在!”
这话听着好笑,细想却莫名心酸。难道婚姻真的就是这样:从风花雪月到柴米油盐,从精心修饰的婚纱照到懒得收拾的素颜?
错版的相册,照见的生活真相
让我们回到四川这位妹子的遭遇。她的经历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多共鸣,是因为这件事像极了我们的生活——
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封面是恩爱夫妻,内页却是陌生男女。这何尝不是很多婚姻的隐喻?外人看到的永远是甜蜜的封面,只有自己知道内页的种种不如意。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暴露了我们对待重要事物的态度:总是习惯性拖延,总觉得来日方长。
婚纱照可以四年不看,那结婚纪念日是不是也可以四年不过?孩子的成长瞬间是不是也可以四年不记录?父母的生日是不是也可以四年不庆祝?
别等错过,才懂珍惜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另一个真实故事。
有对夫妻结婚二十年,偶然翻出婚纱照,才发现照片里的自己早已面目全非——不是相册装错了,而是生活中的他们,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
妻子苦笑着说:“要不是看到这些照片,我都忘了我们曾经这么年轻,这么相爱过。”
多么可悲!我们总以为重要的东西一定会好好珍藏,结果却连翻看的勇气都没有。怕看到曾经的甜蜜,更怕对比现在的平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婚纱照注定要吃灰,我们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去拍?
也许,答案就在拍摄的过程本身。
那些一起选礼服的纠结,拍摄时笑场的瞬间,选片时的争执与妥协......这些共同经历,才是婚纱照真正的意义。相册不过是这些美好时刻的物质载体,重要的是两个人曾经那么认真地,为彼此制造过浪漫。
现在,立刻,马上!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坐不住了?是不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