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8:00

海军新锐076型“四川”舰:无人机航母即将正式列装

近日,中国网络上一组最新照片引发广泛关注,被赞誉为“无人机航母”的中国新型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号,再次成为焦点。照片显示,该舰甲板上的电磁弹射器工棚已拆除,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电磁弹射系统主体安装圆满完成,为年底前可能的出海试航铺平道路,彰显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高效与先进。

带有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
076型堪称中国海军装备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它是中国迄今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更是首艘装备电磁弹射器的同类型舰艇。这一创新设计,赋予了076型强大的作战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弹射大型无人机执行攻击和侦察任务,还能弹射歼 - 15T、歼 - 35等先进舰载战机,真正实现了“一舰多能”。
首舰“四川”号于去年12月底在上海荣耀下水,官方赋予其“四川”之名,舷号为“51”,满载排水量达四万余吨。当时甲板上电磁弹射器工棚清晰可见,引发了外界对这一新型战舰的无限遐想。如今,随着工棚的拆除,船厂人员在甲板上完成安装电磁弹射轨道和调试等任务,076型“四川”舰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工程进度来看,076型“四川”舰的表现远超外界预期。下水未满10个月便拆掉弹射器工棚,相比福建舰当年13个月的拆棚周期,快了四分之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海军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是中国军工领域不断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时任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今年1月介绍,四川舰下水后,将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设备调试、系泊实验、航行试验等工作。军事频道《国平视野》等9月25日发布的最新照片,正是这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有力证明。军事频道《全球观察室》指出,福建舰为四川舰的电磁弹射器测试铺平了道路,通过直接复制福建舰的试验经验,四川舰跳过了摸索期,预计海试科目更少、周期更短,交付速度会更快。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科学规划和高效执行,更展示了中国在航母技术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受访军事专家对076型“四川”舰的服役前景充满信心。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076型是在福建舰及075型(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与福建舰使用同一款电磁弹射装置,新技术都经过严格检验,试验也更加成熟。因此,076在2026年底之前服役,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多功能作战,拓展海军战略空间
一旦076型“四川”舰正式列装,将为中国海军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提供有力支持。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王世纯认为,在台海局势等关键领域,076作为无人机母舰可进行战区监视、火力打击、战斗突击支援、空中投送等任务,必要时还能执行一定的辅助登陆任务。未来中国海军在需要域外干涉时,076将成为“多面手”,负责从航空火力压制到兵力投送在内的几乎所有任务,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海军的战略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上周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这一重大突破也为076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海军9月22日宣布,歼 - 15T、歼 - 35和空警 - 600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已成功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舆论随后开始关注,歼 - 35能否从同样装备电磁弹射器的076型上弹飞。有军迷预期,中国未来如果建成三、四艘076型,搭配三艘航母,海军就能形成航母编队加两栖编队的双重远海作战体系,大幅削弱美军长期以一艘核航母搭配一艘闪电航母在西太平洋维持的区域优势。
宋忠平分析指出,076型是“连美国都没有做到的新型两栖攻击舰版本,不仅可以弹射无人机,也可以弹射有人机”。他强调,中国虽未如美国打造F - 35B型战机,暂无垂直短距起飞战机,但可以通过电磁弹射装置,对包括无人机以及歼 - 15T、歼 - 35实施弹射。两栖攻击舰上一旦搭载更多有人战机,“它既可以变成无人机航母,也可以变成有人的中型航母,这个很关键”。他还指出,中国打造076并非仅仅针对台湾问题,而是为了成就自己的蓝水海军、战略海军,满足国家海洋战略的多样化需求。
076型“四川”舰的稳步推进,是中国海军迈向蓝水海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海军装备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更为中国海军在未来国际海洋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076型等一批先进战舰的陆续服役,中国海军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军新锐076型“四川”舰:无人机航母即将正式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