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7:59

医生含泪劝告:动过心脏支架的人,这3事别再干了!后果承担不起





本文166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以为放了支架,心脏的问题就解决了,没想到比以前还要小心翼翼。”
王大叔今年67岁,半年前突发胸痛,送到医院急诊,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发作,紧急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得不错,他以为“支架一放,万事大吉”,结果三个月不到,又因为支架内血栓差点送命。
医生摇头叹息:很多人以为放了支架就能放心生活,其实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一根小小的支架,虽然能“撑住”血管,但它并不能“撑起”你的健康人生。术后不当的生活方式,反而可能让支架成了“定时炸弹”。
今天这篇文章,医生含泪劝告:动过心脏支架的人,这3件事,千万别再干了!

第一件事:忘了吃药“我感觉挺好,干脆把药停了。”
这是不少支架术后患者的常见心态。但你知道吗?支架最怕的,不是堵,而是“栓”。
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小板在支架处聚集形成血栓。一旦擅自停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会急剧上升,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一项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术后一年内停药者,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是正常服药者的3倍以上。
有些患者担心长期吃药“伤胃”“伤肝”,结果不听医生的话,自己“减药”“断药”,这种做法无异于在心脏上埋雷。
医生提醒:抗血小板药物不是吃一阵子就能停的,必须严格根据医嘱服用,绝不能随意更改。

第二件事:继续抽烟“我就一天一根烟,应该没啥大碍吧?”
这句话听上去熟悉吗?在心血管科门诊,医生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可对于动过支架的人来说,哪怕一根烟,都是致命的。
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焦油会导致血管收缩、内皮受损、血液黏稠度升高,这些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更严重的是,吸烟会降低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让支架的保护作用大打折扣。
根据《2020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数据,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而支架术后仍吸烟者,其支架再狭窄率显著升高,复发率飙升。
医生反复强调:烟,不是少抽,而是必须戒!

第三件事:不控制“三高”“我吃药了,血压血糖还用管那么严吗?”
很多人以为动了支架,问题解决了,其他慢病可以“先放一放”。可事实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让支架失败的三大杀手。
支架虽然撑开了堵塞的血管,但如果“三高”继续失控,血管依然会越来越硬、越来越窄,新的斑块会继续形成,甚至旧的支架也会再次被堵死。
数据统计显示,术后3年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约为15%~20%,其中多数与“三高”控制不力有关。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其血管病变更隐匿、恢复更慢,术后再狭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40%以上。
医生建议:术后必须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按时服药、调整饮食,坚持运动,三管齐下,才能延长支架“寿命”。

那么,动过支架后,该怎么活?其实,支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如果你愿意为自己的身体负责,把以下几点做到位,支架就能陪你走得更远:
按时服药,不要漏、不要停,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饮食清淡,少盐少油,远离肥腻高糖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烟必须戒,酒也要控制在最低限度;适量运动,快走、太极、游泳等有氧运动最适合术后康复;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波动;规律作息,不熬夜、不劳累,给心脏足够的修复时间。你可能觉得这些要求“麻烦”、“太多”,但别忘了——心脏只有一个,支架也撑不了第二次任性。
王大叔在第二次惊险之后,终于明白:真正能保命的,不是那根支架,而是你每天做的选择。
医生含泪劝告:动过支架的人,请把这3件事记牢——别忘了吃药,别再抽烟,别忽视“三高”。
不是支架救了你,而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参考资料:
《2020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南(2022年更新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含泪劝告:动过心脏支架的人,这3事别再干了!后果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