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2:22

中国连刀具都管制,美国为什么不禁枪,原来三观早就碎了!

特朗普的政治盟友被枪杀了。子弹是2025年的,但回忆却把美国拉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


那时候的新闻头条一年比一年血腥,肯尼迪、马丁·路德·金、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相继遇刺,几乎每年都有全国性的大人物被枪手“拿下人头”。
美国人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看谁又上了“死亡榜单”。
再看近年来美国发生了什么?先是“快乐男孩”冲击国会山,接着是佩洛西的丈夫在家中被袭击,随后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险些遇刺,如今查理科科中枪,这已不是什么孤立事件。
如果将两个时代并置,会发现今天的美国与20世纪60年代高度相似。
先说经济。很多人一提60年代就觉得那是美国的黄金年代,但实际上前半段并非如此。后半段美国开启了“失控模式”:

其一,财政赤字飙升。当时美国政府一边打越战一边发福利,财政部双轨承压。美元信用也在此时遭到法国质疑,尼克松不得不让美元与黄金脱钩,触发了货币信用的第一次崩盘。
其二,通货膨胀失控。1965年前,美国通胀率勉强可控;但到60年代末,CPI直接冲到5%以上。美国人工资虽在涨,却跑不赢通胀,罢工浪潮此起彼伏,经济预期彻底被打乱。
其三,贫富差距与税务冲突加剧。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确实壮大,但底层黑人和亚非拉移民仍被边缘化,失业率集中在贫民区,形成割裂式社会。
政府试图加税填补财政窟窿,富人却想尽办法避税,唯有中产被“薅羊毛”,底层怨气日益累积。因此,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后,整个社会彻底爆发。120多个城市发生骚乱,甚至有坦克开上街头。

和美国对比起来,我国对于枪支的管理就是极其严格的,在和平年代,枪支很容易成为残害他人的利器。1996年,新的枪支管理法出台,自此,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禁枪行动。之后,我国刀具也有很明确的管制法规。
我国枪击案、抢劫案的数量随之大大降低,对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而言,完全是一件好事。
既然禁枪好处这么大,为什么美国不禁枪呢?
美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也被反主流摇滚乐和致幻药物摧毁。保守派拼命反击,白左群体极端化。
直到70年代,美国花了十几年时间才让社会逐渐冷静,这一过程伴随着通胀飙升、退出越战、民权立法、经济改革,以及尼克松下台、水门事件和70年代的股市暴跌。
尽管“民主灯塔”仍在,但已毫无体面可言。这种多重撕裂,正是今天美国正在上演的剧情。
2021年1月6日“快乐男孩”冲击国会山,其实是个转折点。此前美国人争吵再凶,也只是在电视上打嘴仗、挖黑料;但国会山事件后,人们惊觉“冲塔”也能成为政治宣言,暴力的门槛被彻底拉低。

后续事件如多米诺骨牌:佩洛西丈夫遇袭、特朗普遇刺未遂、富二代枪杀医保大佬、查理科科中枪,美国人看着看着就“习惯”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暴力被日常化了。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美国这几起事件显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情绪的总爆发。每一次枪声响起,都是底层在试探政府的“下限”。

再看当下美国经济。表面上GDP还在增长、失业率不高,但内部结构性问题愈发复杂:
首先是通胀。尽管美联储连续加息将通胀率从9%降至3%左右,但美国人实际感受是房租、学费、食品、医疗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普通美国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比2019年少了2%,房贷利率在7%左右,月供比三年前高了近1/3。经济繁荣似乎只停留在华尔街,普通家庭已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其次是就业率。美国失业率常年维持在3%-4%,看似“全民就业”,但疫情后新增岗位多集中在餐饮、快递等服务业,制造业和高薪岗位未恢复,真正能“赚钱”的工作越来越少。

再者是债务问题。特朗普试图通过“制造业回流”“关税战”“贸易战”复兴制造业,但美国成本高、工人短缺的现实,导致政策与现实严重脱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却未有效带动就业与产出。
最关键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美国前1%人群掌握全国约30%的财富,一半的底层家庭财富占比不到3%。人们看到的是纳斯达克的“神话”,实际是富人资产翻倍、普通人存款耗尽。
美联储报告显示,美国有近半数家庭连400美元应急资金都拿不出,一旦遭遇医疗账单或企业裁员,半个美国都可能坠入贫困线以下。美国社会正显现出“印度化”倾向。这种撕裂并非今日才有,而是程度不断加深。

此外,美国财政捉襟见肘,却仍在为乌克兰战争埋单、在亚太拉拢盟友搞“战术围堵”。这几乎是越南战争与60年代民权运动的完美复刻。唯一区别是,如今所有撕裂都能在网上24小时直播、上热搜,情绪扩散速度是20世纪60年代的数十倍。
从经济角度看,这种撕裂并非“免费”。你以为枪击只是社会新闻,实则每一枪都要算进美国GDP。
结果是美国政府要花更多钱“买安全”:国会警察预算较2019年增长70%,特勤局人数翻倍,特朗普安保规格堪比战区指挥官。
原本就有赤字的财政,现在还要为“防下一颗子弹”买单,医疗、教育、基建的预算被大幅挤占。从长远看,美国普通人生活只会更艰难。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增加;利率下调,通胀可能全面反弹。
更麻烦的是,今天的美国人已对暴力“无感”。FBI数据显示,政治动机的暴力犯罪八年内翻了一倍;美国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超4万,其中不少是仇恨犯罪。

很多人会说:“美国这么大,这点暴力算什么?”可别忘了,美国的软实力源于其制度与稳定性。如果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民主能解决问题”,世界还有什么理由相信?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输出“自由民主模板”,如今这个模板变成了“每四年争吵一次,中间穿插数次枪击事件”,其说服力将荡然无存。
可能有人问:“美国还有救吗?”有,但难度远超想象。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少有改革共识,有推动民权法案的约翰逊总统,有非暴力抗争的马丁·路德·金。但今天的美国总统忙着“蹭流量”,媒体忙着“骂对手”,社交平台只给普通人“喂情绪炸弹”。
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一位更理性的总统,而非疯狂输出威胁论、在国内树立仇恨对象。
这次枪击案,将美国的撕裂彻底暴露在全世界面前。而美国政府大概率会“假装看不见”。他们在豪赌“下一次枪声来自对方阵营”。
这种心态很“印度式”,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美国最后输掉的不只是民主制度,而是整个国家。
#美国##上头条 聊热点##我要上头条##国际##社会百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连刀具都管制,美国为什么不禁枪,原来三观早就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