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年近70还有异性接近,不是第二春,是你经历的人性课
“妈,您怎么又给他转钱?”——电话那头,女儿嗓子都劈叉了,老太太却只回一句:“他答应五一领证。
”三天后,对方拉黑,存折空掉27万,连头像都是盗的网图。
别急着骂老人傻,新一波“黄昏恋”诈骗,2-3周就能让人掏房本,年轻人都不一定扛得住。
朝阳刚端掉的团伙,六个人分工比剧组还细:有人伪造985学历,有人扮亲家母电话催婚,还有人专门负责“恋爱话术本”,一天三问候,五天谈养老房。
老人手机一响,那边先喊“爸”“妈”,再配一段AI合成的孙子孙女喊“爷爷”,情绪瞬间拉满,理智直接下线。
更野的是“以房养老”新剧本。
上海静安那例,大爷被领着去“公证处”签文件,说是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领高额养老金。
实际上,对面是空壳公司,字一签,房子归人家,大爷连本带息欠下三百多万。
法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同类纠纷涨了三成七,很多老人直到法警上门换锁,才反应过来“我房子呢?
”
为啥骗子总能掐住七寸?
独居老人一天说不了三句话,突然有人天天“宝贝吃了吗”,情绪价值直接拉爆。62%的受害者事后不承认被骗,不是嘴硬,是舍不得那点热乎劲儿。
毕竟,骗子比亲闺女还准时。
社区也急了。
北京试点“双人探访”,进门必须俩社工,互相监督,顺带给老人手机装“银发守护”小程序——大额转账要人脸识别+子女二次确认。
银行那边,超5万就要后台给子女弹提示,想偷偷汇钱?
先过子女这一关。
民政刚上线的“智慧助老”App更直接,输入对方账号,秒查是不是涉案黑名单,一键报警。
给爸妈防坑,五句话背下来就行:
1. 头像帅过明星还主动加好友的,99%是坑。
2. 才聊一周就谈钱,不管理由是“工地周转”还是“孙子住院”,直接拉黑。
3.让签任何带“抵押”“委托”“公证”字样的纸,先给子女发照片,等24小时再决定。
4. 说“保密不然影响财运”的,就是怕你问子女,立马挂电话。
5.真遇到“灵魂伴侣”,先约线下公园遛弯,敢露面再谈感情,不敢露面的,一律按骗子处理。
实在劝不动,就把这段转给爸妈:
“您存了半辈子的钱,是给孙子交学费、给自己看病用的,不是给陌生人买路虎的。
真寂寞,社区老年大学交谊舞班、智能手机课,一堆老头老太太,跳跳舞、学学剪辑,比手机那头的‘高富帅’靠谱多了。
”
别让爸妈在情人节给骗子打钱,才叫真正的孝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