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遍全境,75岁莫迪沉痛哀悼,死伤人数近百,选举集会被取消
噩耗传遍印度全境,竞选集会竟成为重大事故现场,死伤人数近百,75岁的莫迪表示沉痛哀悼,为何说这件事对他有启发意义?人口众多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优势,但也给印度带来了不少挑战,最近发生的一场悲剧就印证了这一点。近日,印度南部的一场竞选政治集会上发生了恶性踩踏事件,有39人死亡,超过51人受伤,印度警方已经进行立案侦查。目前已知的信息是,印度知名演员维杰想为他成立的政党进行地方选举造势,原本计划吸引1万人到场,结果来了27000人。如果只是人来的多点儿还没什么,恰逢维杰当天晚到了几个小时,人群在骄阳下又急又渴,本就十分烦躁。当时树上掉下来一根树枝,恰好砸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了恐慌,结果导致踩踏事故。
从这些信息来看,这是一起非常“印度”的事故,特别符合印度人搞集会时的风格,也符合印度基层的组织水平。过去,印度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故,通常情况就是集会人数远超政府允许的数量,然后现场又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负责安保的人员严重不足,让意外事故非常容易发生。比如在去年7月,印度北方邦的一场宗教集会上也发生踩踏,导致120多人死亡。那起事故伤亡更严重的原因可能是地形,事发路段两侧是排水沟,拥挤中不断有人掉到沟里,又被后来跌下来的人压倒,结果酿成惨剧。
通过表象看深层,借印度踩踏事故频发这个现象,我们其实能看出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新德里当局反思。像缺乏安全教育这类的表面问题我们就不说了,就说说两个更关键的问题。
首先,印度的基础设施水平,只能用悲剧来形容,无论和发达国家比,还是和中国相比,都存在结构性的差距。印度这个国家,城市化进程虽然神速,但公共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质量远远跟不上,以至于很多地区的集会,临时就挑个状况很差的地方举行,连个大一点的体育馆都找不到,这是印度事故频发的关键。这背后是长期投资不足、规划短视、土地征用困难以及工程腐败等多重因素,更关键的,印度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太低,这会持续制约印度的发展。
其次,印度的基层治理,也是很难让人恭维。在已经发生多次重大事故的情况下,印度基层举行类似的活动时,仍然是犯过去的错误,显示他们既缺乏改进的意愿,也缺乏专业能力。就拿印度警察来说,部署到现场的警察起到的作用,似乎只是装个样子,给一点“震慑”,而不是有效地管理现场。正是印度地方基层的低专业度,让印度中央政府的许多宏伟计划难以实现,无法落地。
在这起惨剧发生之后,不仅当地政府下令开展调查,并宣布将向每位遇难者的家属提供1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8万元)慰问金,就连75岁的印度总理莫迪也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哀悼。但还是那个问题,新德里当局不能每次都把哀悼工作做好,改进的工作却不去做,光凭哀悼,和形式上的追责,无法避免未来的事故继续发生。涉事的那位印度明星,他的选举自然是做不成了,事故家属必然谴责他,他接下来的集会可能被取消。但莫迪当局不应把罪责怪到个人头上,而应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趣的是,莫迪经常号称要让印度追上中国,但光是基层治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方面,印度就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