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屠村多残忍?牛眠村幸存者讲述:日军扒光妇女衣服当众糟蹋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制造了无数惨案,这些暴行不仅摧毁了无数家庭,还留下了民族难以愈合的创伤。安徽萧县牛眠村惨案便是其中一例,发生在1938年春季,那时日军正为控制津浦铁路而疯狂进攻徐州地区。
牛眠村位于萧县西南,本是普通农村,村民以务农为生,却因战事波及,成为日军泄愤的对象。这段历史通过幸存者口述和档案记录得以保存,提醒世人侵略者的残暴本性。
1938年初,日军从南北两路夹击徐州,意图打通交通要道。4月16日晚,约3000名日军从宿州方向经滩溪口、瓦子口推进,试图包抄萧县。与此同时,国民党宋哲元部一个团驻扎在张二庄,双方在村外爆发激战。
日军伤亡惨重,未能全歼对手,国民党残部沿段大庄、牛眠村、新河一线撤向徐州。日军追击未果,返回途中迁怒周边村庄,决定实施灭绝政策,对牛眠村及其附近进行屠杀。
4月23日,日军涌入牛眠村周边,先在潘家大塘、北大塘、南小塘等处逐户抓捕百姓。士兵手持武器,封锁道路,强迫村民集中。日军命令部分村民在村西南杨树林挖掘六个大坑,每个坑深约两米,宽数米。
坑成形后,日军用刺刀刺杀这些挖掘者,将尸体推入坑底。随后,又驱赶另一批村民前来掩埋,填土完毕后,又将这批人刺杀扔入下一个坑内。这种循环杀戮持续进行,直至六个坑埋满600余具尸体。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显示出日军有组织的残忍。
日军对老人和儿童的处置同样灭绝人性。他们将多名老人用绳索绑成一串,排成队列,然后用刺刀从第一个开始贯穿,血水沿绳索流淌,导致多人同时丧命。
对于儿童,日军抓住肢体,用力撕扯成两半,造成数十名幼童死亡。这些行为超出战争范畴,完全是蓄意虐杀。
妇女遭受的暴行尤为惨烈。日军将村中所有妇女驱赶到村口空地,士兵围成圈,强迫她们脱去衣物。多名妇女被剥光衣服后,当场遭到轮番奸污。日军士兵轮换上前,侵犯持续数小时。
奸污结束后,日军用刺刀或木棍插入受害者下体,导致大量妇女因失血过多而死。档案显示,约100多名妇女在这种折磨中丧生,其中多户家庭妇女全部遇害。幸存者回忆,这些妇女在临死前发出惨叫,但日军视若无睹,继续施暴。
同时,日军将400多名村民关入村中草房,钉死门窗,从缝隙刺入刀刃,造成内部伤亡。然后点燃房屋,火焰迅速蔓延,许多人被活活烧死。
牛眠村瞬间化为焦土,房屋焚毁15间,田地荒芜,家禽粮食被抢掠一空。两天内,整个惨案导致1780多人死亡,11户家庭灭绝。日军推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使村子寸草不生。
牛眠村惨案并非孤例,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多地重复类似暴行。在安徽其他地区,日军轰炸合肥、安庆等地,造成数千人死伤。1938年3月27日,日机轰炸合肥,炸死300多名平民,毁房千余间。
6月,日军进犯安庆时,用飞机和军舰炮击沿江目标,半数房屋被毁。全省范围内,日军空中轰炸投弹数万枚,死伤超过两万人,房屋损毁数十万间。这些数据来自安徽省政府1944年编纂的记录,证实了日军系统性破坏。
在淮北地区,日军对南坪镇庙台村等处也制造屠杀。1938年5月,日军进村后枪杀村民王念争等人,死亡时间定格在同年5月。类似名单显示,老人、妇女、儿童无一幸免。
全国范围内,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惨案达173起,涉及22个省区,万人以上惨案包括南京大屠杀30万人、贵州黔南3.6万人、湖南道县3.4万人等。安徽广德惨案导致2.4万人死亡,数千妇女被奸污。这些事实源于党史研究和档案选编,揭示日军暴行罄竹难书。
幸存者刘成金是牛眠村惨案的见证人。他当时三十多岁,被关入草房,目睹日军刺刀从缝隙捅入,血水浸地。在焚烧时,他趴在尸体下,忍痛爬出沟渠逃生。
战后,刘成金腿部留疤,行走不便,但坚持讲述经历。他的证词成为重要证据,强调日军将屠杀当作游戏。其他幸存者如任百臣,也记录了周边村庄的类似暴行。这些口述保存了历史真相,避免淡忘。
惨案发生后,牛眠村幸存者四散逃亡,村子一度废弃。抗日力量在当地设立据点,组织抵抗,村口逐渐恢复生机。1951年,当地政府立碑,铭记冤魂,警示后世。
20世纪70年代,工程挖掘发现万人坑,骨骼散乱,亲属辨认后重新安葬,举行悼念仪式。这次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惨案规模。
近年来,中国社会持续关注牛眠村历史。2025年,村里举办展览,展示幸存者遗物和照片,吸引青年参与,强调和平价值。专家考察遗址,拍摄纪录片,传播惨案细节。
牛眠村惨案体现了日本侵略军的野蛮本质,他们不只是作战,而是蓄意灭绝中国百姓。这种行为违背人性,留下的伤痛世代相传。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永远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牛眠村惨案警示世人,和平需以警惕为基础。中国人民在发展中不忘历史,捍卫主权,追求公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