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歼
歼-35“上舰”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央视在9月28日再次爆出消息:歼-35已正式换上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中推双发发动机,更用上了全球独一份的“超材料技术”。这是由官方渠道首次明确,新型国产发动机让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逼近30吨大关。早期装备涡扇-13发动机的FC-31原型机,最大起飞重量仅25吨左右;即便是现役的歼-15T重型舰载机,靠两台大推力发动机支撑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才33吨上下。作为中型机的歼-35,载荷能力已直逼重型机,这意味着它能携带更多燃油与弹药,续航时间和打击范围大幅提升,战力跃升绝非一星半点。
这款“中国心”很有可能就是传闻已久的涡扇-19。央视强调的“完全自主研发”属性,直接排除了俄制发动机衍生型号的可能,让中国舰载机彻底摆脱了“心脏受制于人”的困境。从过往发布数据来看,涡扇-19单台最大推力可达11吨以上,双发总推力超22吨,推重比更是达到9.2至11的水平,远超涡扇-13的7.8,也优于美军F-414发动机。
真正让外界瞩目的,是歼-35采用的“中国独有超材料技术”。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此前攻关成功的“尖端自冷却涡轮叶片”,正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应用。这种超材料叶片能让发动机工作温度比现有水平高出15%,而发动机温度耐受值直接关乎推力与寿命,带来的是功率和可靠性的质变。更值得称道的是,超材料让歼-35实现了低频到红外的全频段隐身,隐身性能比传统涂料提升一到两个数量级,还让隐身结构重量减轻50%,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40%。
装备涡扇-19的歼-35,超音速巡航能力和格斗机动性显著提升,被视作太平洋上F-35的最强对手。中航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院士直言:歼-35的空军和舰载版本都有能力打败F-35,是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机之一。
歼-35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作战半径1350公里,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1平方米;而美军F-35C最大速度1.6马赫,作战半径1240公里,雷达反射截面积0.065平方米,差距一目了然。面对这样的实力,美国空军参谋长炒作的“抄袭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辞。
这颗强劲“中国心”未来不止于服务于歼-35。央视透露,未来航母甲板上的新型舰载无人机,无论侦察还是打击、隐身还是传统布局,这款中推发动机都能提供充沛动力。以美国X-47B舰载无人机为例,其普惠F100-220发动机最大推力仅2.3万磅,推重比7.4;而涡扇-19预估最大推力约2.6万磅,推重比优势明显,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想象空间巨大。
歼-35的升级远不止一型装备的进步,更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曾为短板的中推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从依赖俄制发动机到涡扇-19跻身全球先进行列,中国航发摘掉了“不耐用”“推力弱”的帽子,印证了自主创新才是国防工业的生命线。
歼-35带着“中国心”翱翔蓝天之日不会太远。这款战机的批量列装,意味着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将拥有更坚实的翅膀,在远海大洋构筑起更可靠的空防屏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