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3:39

患上糖尿病,还在吸烟?这2个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尽早戒烟





本文191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这糖尿病还抽烟啊?不怕截肢吗?”
饭后休息的时候,老吴看到工友老李抽着烟,实在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老李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习惯了,几十年了,不抽反而难受。”
“你知道吗?糖尿病患者吸烟,跟自掘坟墓没区别。”
很多人都知道得了糖尿病要控制饮食、按时吃药,但对“戒烟”这件事,却总是不上心。尤其是一些有几十年烟龄的患者,更觉得这点烟瘾不至于要命。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糖尿病+吸烟,会让血管“加速报废”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血糖高,而是血管损伤。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使血管变得脆弱、狭窄,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而香烟里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恰好是血管的“催命符”。
研究证实,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就已经在“硬化”的路上,吸烟无异于火上浇油。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仍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以上。
你以为只是多咳几声?错了,那是你的血管在抗议。
别不当回事,吸烟让糖尿病并发症“提速”老李总觉得,“我控制好血糖了,抽几根烟问题不大。”
但真相是,吸烟会让你即使血糖控制得不错,也更容易出问题。

1.糖尿病足更容易烂、难愈合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让末梢血液循环变差,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这时候,一点小伤口就可能慢慢变成无法愈合的溃疡,甚至发展成糖尿病足,严重者只能截肢保命。
据《中华糖尿病杂志》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吸烟者出现糖尿病足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出1.7倍。
2.肾脏“扛不住”
糖尿病本就容易损伤肾小球,引发糖尿病肾病。而吸烟会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的压力,加快肾功能衰竭的速度。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后走向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背后往往就有“吸烟”这个推手。

为什么戒烟这么难?不是你意志不强,是方法不对“我也想戒,可一生气就想抽,戒了几次都失败了。”
这是老李的原话,也是不少烟民的心声。很多人以为戒烟就是靠“忍”,其实不然。
尼古丁是一种成瘾性极强的物质,长期吸烟会导致大脑对尼古丁产生依赖,一旦减少摄入,就会出现焦虑、失眠、易怒等戒断反应。
所以,戒烟不等于硬扛,而是要科学干预+心理支持。
目前权威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想要戒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寻求专业帮助:各大三甲医院都设有戒烟门诊,可评估成瘾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使用替代疗法: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帮助平稳过渡。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心理干预改变对吸烟的依赖认知,提高戒烟成功率。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接受系统戒烟干预的人,成功率可提高3倍以上。

戒烟后,身体真的会变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担心,“戒了烟,我的糖尿病也不会好啊。”
确实,戒烟不能让糖尿病“痊愈”,但它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延缓病情恶化。
戒烟1天后,血压心率开始下降,心脏负担减轻;
戒烟1周后,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发凉情况减少;
戒烟3个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咳嗽减少;
戒烟1年后,心脏病风险降低一半;
戒烟5年后,中风风险接近正常人;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早戒一天,少一分风险。
你以为抽烟是“享受”,身体却早已在默默承担代价。

写在最后:别让一支烟,毁了你对抗糖尿病的努力糖尿病,是一场和身体的长期博弈。吃药、控糖、运动,每一步都需要坚持。而如果你还在抽烟,那就像是在修补屋顶的同时,点了一把火。
这不是“吓唬你”,而是数据和事实摆在眼前:
吸烟不仅让糖尿病更难控制,还会加速并发症的到来,让你提前面对截肢、透析、甚至生命终结的风险。
现在开始戒烟,永远不晚。但继续抽下去,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
参考资料: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吸烟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关联研究
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控烟行动计划(2019-2025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上糖尿病,还在吸烟?这2个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尽早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