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成协议也要硬刚,韩拒对美投资3500亿,李在明最担心一件事
距离特朗普宣布美韩协议达成已经过去近两个月,美欧、美日贸易协定相继落地,但美韩贸易协定却迟迟未见动静。自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今年8月份带着“诚意”与“谄媚”飞抵华盛顿,希望通过拍特朗普马屁的方式,让韩国能在特朗普手下“逃出一劫”。
抱着这种想法,李在明在上任后,打破历代韩国总统上台先访美的惯例,将访问第一站放在日本,想向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取取经。但李在明显然是没能吃透特朗普“欺软怕硬”的性格,导致特朗普见到李在明的“示弱”后变本加厉,对其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
这不仅与李在明希望美国“高抬贵手”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更为苛刻,但基于韩国的安全保障还需要依仗美国这一现实,李在明只能怀揣着满肚子怨气灰溜溜地跑回韩国。
对于“割让领土”这种要求李在明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但韩国需要美国市场也是个不争的事实,那怎么办?李在明就一个字——拖,即便谈不成协议也要硬刚。
按照李在明的逻辑,协议只要还没签字,就能谈,就还有回旋的余地。但特朗普显然等不了这么久,直接以在美韩国工人的工作签“不合规”为由,直接将这些韩国“非法劳工”实施抓捕行动。
这也导致韩国国内民意沸腾,韩国网络上对美国的不满声越来越多,就连韩国政坛也开始出现对美韩关系质疑的声音。
李在明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毕竟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无论是不是他一手促成的,美韩贸易谈判,李在明是第一经手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导致韩国民众相当一部分的不满,直接冲击到李在明头上。
李在明也明白,按照这个势头下去,自己总统位子恐怕不保,随后迅速展开“自救”行动,连下四道命令,一方面释放对华友好信号,以此来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另一方面,派遣韩国官员进行访美“接力赛”,希望能通过示好中国的压力,使美国能够在对韩关税条件上有所让步。
但李在明显然过于想当然,要算起来,在“施压”这方面的手段,特朗普算得上是“天山童姥”级别的,李在明这点手段,不仅对特朗普完全无法奏效,还会让特朗普更加不爽。
面对韩国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接表态,韩国应当遵循美日双方达成的贸易协议。
卢特尼克这话就差直接说,韩国要么掏钱,要么签字,不要妄想选择不存在的第三条路。
而所谓遵循美日所谓的协议,说白了就是要韩国如同日本一样,只出钱,不管事,把这些对美投资资金的主导权完全放给特朗普。
其实对韩国来说,要出钱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作为美国的“小弟”,韩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的马前卒,为主子出点钱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而从李在明访美的态度来看,韩国也确实准备兑现对美投资的承诺,将这笔钱用到“让美国再次伟大”上。但从目前美韩之间的态势来看,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韩国怕是会拒绝对美投资,让这3500亿对美投资直接泡汤。
日韩两国的情况不同,韩国无法做到像日本那样,完全让美国掌控这些资金的主导权。韩国外汇储备截止今年8月,仅有4163亿美元,而日本的外汇则超过82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一旦韩国同意美国的要求,对美投资的3500亿美元,将直接打水漂,一点回报率都没有。
而日本即便是放出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但仍有近2700亿美元的容错,而韩国可就剩不下“币子”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由美国完全主导对美投资,决定权全部放在特朗普身上,赚了美国拿,赔了韩国背,这种不可控的风险,早在美日贸易细则披露出来时候,就饱受诟病。
当时许多日本经济学者就对此发出警告,声称这种模式完全是种豪赌,不设立任何保障措施,将“输赢”寄予特朗普的一念之间,完全不符合投资的基本逻辑。
这种模式放到韩国身上,韩国只会面临比日本更为严峻的局势。
日元作为国际国币,可以与美国实现货币互刷机制,而韩国则没有这个选项,对美投资那是真金白银的砸出去。
所以美国要求韩国遵循美日贸易协定那样,平白无故掏出数千亿美元来打水漂,势必会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创,而且还将进一步对韩国经济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事实上,李在明政府并不反对对美投资,但美国的条件,勾起了韩国不好的回忆,这也是李在明最担心的一件事。
李在明在9月19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一旦接受美国的要求,不对美投资资金设置“货币互换协议”的保障措施,韩国将完全以现金的方式投资美国,这很可能使韩国复刻1997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局面。
自二战结束后,韩国依靠制造业和出口复苏经济,在80年代创下了汉江奇迹后,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证后,一跃跻身发达国家序列。
讽刺的是,韩国在1997年被IMF认定为发达国家,而1997年正是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国家濒临破产的一年。
当时,韩国韩宝钢的破产为导火索,韩国多家企业接连倒闭,使得韩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迅速下滑。年中又遇上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国际市场因金融风暴的影响趋于保守,这就导致依赖出口经济的韩国,出现大面积失业潮,工厂停工,工人下岗,物价飞涨,民众只能看着手中的韩币飞速贬值却毫无办法。
这也导致韩国在之后与美国主导的IMF谈判时,被迫完全开放韩国市场,进而让美国资本把控韩国核心资产企业的命脉。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这一条款有点想要复刻1997年韩国危机的意思,这也让李在明的神经紧绷。
总的来说,韩国选择硬抗美国的要求,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个利好消息,但我们也不需要过多的动作,只管看戏就成,毕竟美韩的“窝里斗”,无论最终吃亏的是谁,我们都至少能图个开心不是。
毕竟以中国如今良好的状态,不管美韩贸易最终结局何如,对已经做好万全准备的中国来说,都造不成太大影响,些许微风,飘过就飘过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