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杜罗指控美国侵略行为:委内瑞拉拒绝做“石油殖民地”
9月15日,当地时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五周前委内瑞拉就面临导弹舰艇和潜艇的威胁,深陷轰炸、入侵和占领的危机中,美国的所谓绝对是赤裸裸的侵略,而不是什么局势紧张而已。美国总爱用编造的借口来干涉他国,纯粹是霸权逻辑在作祟。
在谈到两国关系时,马杜罗直言,当前委内瑞拉和美国不仅关系紧张,美国更是单方面发动了 “全面侵略”,致使两国政府间的沟通基本中断,仅保留了协调被美遣返委内瑞拉移民事宜的基本联络渠道。
美国长期以来以 “委内瑞拉运输毒品” 为由对其施压,对此,马杜罗予以坚决驳斥,称这完全是美国编造的谎言。
委内瑞拉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让它成为美国战略的关键。自查韦斯执政以来,委内瑞拉政府将石油产业收归国有,强烈反对美国及西方大公司利益,美国为此多次对委内瑞拉政府实施政治与经济打压。美国的目标不仅是推翻马杜罗政府,更多是控制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
“反毒”无疑是一件极佳的“合法性外衣”。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毒品犯罪拥有天然的道德制高点。美国将九月份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包括9月2日、12日和15日的三次行动,都归于此名下,并配以视频佐证。相比于直接的军事干预,这套说辞无论是在国际法庭还是在美国国内,都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包装。
但委内瑞拉正试图撕开这层包装。他们首先直指美国的动机不纯,认为其真实意图是掠夺委内瑞拉价值连城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毕竟,委内瑞拉拥有世界第一的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约3000亿桶。“反毒”不过是个虚伪的借口。
紧接着,委内瑞拉抛出了“祸水东引”的论据。他们指出,美国自身正深陷毒品泥潭,每年有超过十万人死于芬太尼等药物滥用,根本没有资格扮演“禁毒警察”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委方引用联合国报告强调,美洲地区高达80%的可卡因产自哥伦比亚,而非委内瑞拉。这一系列事实,都在瓦解美方指控的公信力。
很快,这场冲突就从海上蔓延到了舆论场。委内瑞拉高官卡韦略公开质疑美方视频的真实性,暗示其可能系伪造,并坚称被击沉的只是一艘普通的渔船。这表明,在现代冲突中,赢得叙事的主导权,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军事行动本身。
其实,这套负面叙事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委内瑞拉就已被贴上“迫在眉睫的威胁”的标签。多年来,从“人权”到“民主”,再到今天的“贩毒”,一套连贯的负面标签体系早已成型,为如今的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军事行动的硝烟背后,藏着一把更锋利的经济手术刀。美国以“反毒”之名在加勒比海制造紧张局势,其更深层的作用,是通过制造不稳定的预期,精准打击委内瑞拉的经济命脉——石油产业。
委内瑞拉的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而美方的军事动作,恰好发生在其海上运输与开采的核心区域。这绝非巧合。这种持续的军事化姿态,被巧妙地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本。
对于那些仍在委内瑞拉经营的国际油气企业来说,政治风险的飙升意味着一切都在涨价。海上运输的保险费用会暴涨,项目贷款的利率会提高,运营成本急剧攀升。这些看不见的“风险溢价”,正在有效地劝退外国直接投资(FDI),长期来看,将严重抑制其石油产能的扩张。
这种经济扼杀策略的效果,早已被历史印证。美国在2019年实施的石油禁运,曾导致委内瑞拉的GDP雪崩式萎缩40%。而去年的制裁,也让该国外汇收入减少了超过20%。外部压力,显然是扼制其经济的有效手段。
这种精准打击甚至还可能波及全球。世界银行曾发出警告,该地区的冲突一旦升级,可能会导致国际油价上涨超过15%。这无疑是将双边矛盾的经济后果,巧妙地传导至了全球市场,让更多国家感受到这场遥远冲突的切肤之痛。
美国的“反毒巡航”,不仅仅是军事施压,更像是一种催化剂,迫使委内瑞拉不得不进行极限动员,同时也可能被动地重塑整个拉美地区的安全格局。
面对步步紧逼的军事威胁,委内瑞拉的回应异常强硬。在9月11日、13日和15日的交替回应中,马杜罗政府宣布部署250万兵力,并开放全国312个军营和912个射击场,用于常态化的民兵训练。同时,在长达2200公里的边境线上进行全线武装部署。这种“全民防御”的姿态,让局部摩擦升级的风险急剧上升。
委内瑞拉深知,单靠军事无法解决问题。这种极限动员,更多是为其外交突围提供后盾。马杜罗亲笔致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元首,寻求召开紧急会议,呼吁落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和平区宣言》。他试图将这场双边冲突多边化,通过展示不惜一战的决心,增加自己在多边博弈中的筹码。
然而,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墨西哥和巴西等拉美大国已经对此表达了批评和担忧。这种行为让区域内其他国家感到警惕,可能会倒逼它们加强区域内的安全合作,比如建立联合巡逻与信息共享机制,以此来平衡美国过度的影响力。
这盘棋下到这里,美国或许会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巩固在“后院”的地位,反而可能正在削弱它。区域国家的疏远,加上委内瑞拉可能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更深度的安全与经济支持,正将加勒比地区从一个由美国单方主导的场域,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多国博弈棋盘。
回看整场风波,美国在对委策略中,已经将“反毒”从一个单纯的执法议题,升级为一个集叙事建构、经济打击和军事威慑于一体的复合型地缘政治工具。这套组合拳环环相扣,精准地打击了委内瑞拉的政治合法性、经济生命线和国家安全。
面对这种系统性的压力,委内瑞拉通过极限动员和外交突围进行反制,无疑在短期内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但这种以长期经济成本交换短期政治收益的模式,究竟能维持多久,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不仅取决于美委两国力量的此消彼长,更考验着国际法对于“合法干预”边界的界定能力。同时,它也向所有拉美国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去构建一个独立于美国主导的区域安全新秩序?这块被“反毒”名义撬动的地缘板块,最终将走向新的平衡,还是更深的裂痕,时间会给出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