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陕西部分地区今明迎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暴雨到得早又猛:四川东北与陕南多地小时雨量20–70毫米,汉中安康商洛已进入高风险期,你还敢照常出门吗?说实话,看到气象数据那一刻我心里一紧。资料显示这轮降雨主要集中在9月27日至29日,特别是28日到29日最猛烈,四川盆地中北部和陕西南部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的概率很高。局地最大小时雨量普遍在20到50毫米,部分点位超过70毫米,伴随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这种“到得早、下得猛”的秋雨模式,意味着城市内涝、山区地质灾害和交通瘫痪的风险被同时放大。
我有个朋友小王住在汉中,28日中午他发来照片,街道上已经有流水掩盖了路牙石,说他家院子旁边的山坡土壤湿得像海绵。另一位在西安的同事张姐跟我说,他们那边从27日半夜开始就连绵不断,到28日上午达到高峰,虽然城区雨势稍晚减弱,但南部山区饱和的土壤让人不敢掉以轻心。反观我邻居老刘在巴中,提前把车移到高处,家里老人也准备好了备用电源和药品,这次虽然雨大,但损失小一些。成功和失败的对比其实很直观:信息敏感、提前准备的人通常损失更小。
原因上,它并不是孤立的天气事件,而是秋季冷暖空气交汇的常见表现。四川东北与陕西南部的地形又把问题放大,盆地和山地的组合使得降雨在局地集中释放能量,短时强降水更容易形成山洪和滑坡。其次,近几年城市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面前频繁出现“瓶颈”,再加上山区土壤已近饱和,累积风险在短时间内叠加,带来的是交通和生命财产安全上的多重威胁。
那么普通人能做什么?我觉得关键在于两点:信息与行动。信息上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和防灾部门的最新预警,尤其是居住在山区或低洼地带的人,要留意山体裂缝、渗水和道路异响等前兆。行动上,一些实用的小措施很管用,比如把车停在高处、把家中重要物品和证件放到高处、准备好手电和充电宝、及时清理门前的排水口以及避免在暴雨期间穿行积水路段。遇到可能的山体滑坡或泥石流,迅速撤离到相对安全的高地,而不是等待官方发布最后通行建议。
展望未来几天,降雨还可能持续在四川东北和陕西南部徘徊,某些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会时断时续。对城市管理者而言,这次是一次对城市防灾体系的检验,对居民而言,则是检视个人应急准备的时机。说白了,不用恐慌,但不能掉以轻心。我要强调的是,行动比担忧更有用,哪怕只是把手机充满电并把车挪到高处,短时间内的这些小动作,往往决定了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差别。
最后,我想把话题交给你。你所在的城市雨情如何?有没有因为这次降雨做出过什么临时但有效的准备?或者你亲眼见过雨后让人后悔没提前做的事,来说说你的经历和建议,可能正好能帮到同城的人。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如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