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迎来新挑战!张子宇是去是留?刘禹彤拿什么叩开国家队大门?
2026年3月世界杯预选赛开战在即,中国女篮需与日本、韩国、新西兰、菲律宾争夺参赛资格,内线却呈现鲜明反差:18岁的张子宇在对阵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的两场热身赛中,遭包夹后出手机会寥寥,出场时间有限且得分效率明显下降;24岁的刘禹彤在2025年女篮锦标赛单场轰下40分,代表上海女篮征战时更获无限开火权,却暂未进入国家队视野。宫鲁鸣手握这两张风格迥异的内线牌,该如何抉择?张子宇的处境像极了“被寄予厚望的成长型选手”。这位身高优势突出的小将,此前在深圳亚洲杯有着不俗表现,可本次高原集训中,因高原反应没能跟上训练进度,直接导致竞技状态波动。热身赛期间,宫鲁鸣尝试排出双塔阵容,无奈外线球员传球要么送不进内线,要么被对手拦截,让张子宇在篮下陷入被动,成了“看得见却用不上”的存在。
但宫鲁鸣对张子宇的培养意图很明确,将其与韩旭、李月汝并列为建队基石,还为她定制了个性化训练计划,要求她扩大移动范围、提升策应能力——毕竟亚洲杯上,张子宇的长传已显露潜力,教练赌的是她能契合2028奥运周期。只是世预赛迫在眉睫,这份“长线培养”能否应对短期挑战,仍是未知数。
另一边的刘禹彤,走了一条“辗转后爆发”的路。上赛季从山西女篮离开后,她先加盟北京女篮却难获战术地位,空有实力无处施展;休赛期与四川女篮传出绯闻后,最终选择签约上海女篮,在主教练展淑萍的信任下拿到核心地位。除了锦标赛单场40分的亮眼表现,她在大学生运动会上也助力队伍取得好成绩,用实打实的赛场表现证明了自己。
可这份实力暂未敲开国家队大门。此前公布的女篮国家队集训名单中,7名后卫、7名前锋、4名中锋的配置里,并未出现刘禹彤的名字。宫鲁鸣的选人逻辑很清晰:既要能跟上国际赛场的快节奏对抗,又要契合奥运青春战略。刘禹彤作为重型内线,移动速度本就面临质疑,24岁的年纪又卡在新老交替的节点,处境颇为尴尬。
这里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国家队的“奥运周期优先级”远高于短期成绩。张子宇18岁的年龄意味着有充足时间打磨技术,即便现在防守有短板、移动速度易被日本队针对,宫鲁鸣仍愿意给她成长空间;而刘禹彤的巅峰期与2028奥运周期存在时间差,即便在国内赛场是“内线杀器”,到了讲究快速攻防的国际赛场,未必能比韩旭的投射、李月汝的策应更适配体系。
更核心的问题其实不在内线选择,而在“后卫线传球短板”的制约。宫鲁鸣曾坦言国内球员传球能力不足,看不到机会、传不到位是常态。张子宇在热身赛中“要不到球”,本质是后卫无法破解对手包夹;即便刘禹彤进入国家队,面对只会低头突破、不会观察内线的队友,她的身体优势恐怕也只能浪费在抢篮板上,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眼下,2026年女篮世界杯预选赛抽签地点定在瑞士日内瓦,10月8日便将进行分组抽签,留给中国女篮调整的时间已然不多。宫鲁鸣此前排除部分老将、押宝平均年龄23岁的阵容,显然是铁了心为奥运练兵。
从现实情况看,张子宇大概率会留在国家队名单中——她的身高优势和潜在策应能力,是未来不可或缺的稀缺资源;而刘禹彤若想叩开国家队大门,或许只能期待世预赛分组遇强敌,需要重型内线硬扛对手时,才有可能获得机会。
说到底,这从来不是“谁实力强就选谁”的简单选择题,而是短期成绩与长期布局的博弈。只是对正处竞技巅峰的刘禹彤而言,这样的博弈,未免多了几分无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