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又有好消息,WCBA常规赛期间再次集训,宫鲁鸣提出新要求
韩旭打出生涯最炸一季,篮协一句“窗口期”就要把人抽走,四川队直接炸锅:季后赛不要了?票房不要了?
我第一反应是——这回终于把“国家队 vs 俱乐部”这块遮羞布撕得稀碎。
9月25号公告出来,联赛1月15到2月28全停,正好撞上四川冲冠最关键八场。
数据摆那儿:韩旭在队,防守效率联盟第一;她一走,直接掉到第八。
更狠的是李宁刚续的四年大单,条款白纸字:主力出场率低于85%,赞助费砍半。
远达集团连夜算完账,甩出一张200万/人/年的补偿支票,意思很直白:人要带走可以,钱先到位。
可钱也堵不住窟窿。
抖音转播涨四成,四川主场5800人坐得满满当当,上座率倒数那十二队连800人都凑不齐。
这时候把招牌球星抽走,等于把唯一赚钱的金母鸡抱走,还指望俱乐部继续砸钱青训?
东莞倒是淡定,自家挖了三个小内线,可人家是东莞,剩下的小俱乐部靠啥活?
更魔幻的是,国际篮联10月1号突然把世界杯资格赛挪到2025年11月,原本明年年初的集训直接作废。
篮协现在紧急商量改6到8月“模块化集训”,说白了就是给联赛让路。
早干嘛去了?
球员不是乐高,说拆就拆,说拼就拼。
韩旭的PER值32.1,高得离谱,你让她赛季中段停球四十天再回来找手感,真当打游戏读档?
日本联赛早玩明白了:国手商业代言,俱乐部抽15%;澳大利亚更滑头,分批调人,留一半卖票。
我们这边还在“开会研究”。10月15号特别会议,议题看着热闹——补偿基金、青训抵税、特许商品分成……核心就一句:谁出钱?
出多少?
出多久?
远达已经把200万支票拍桌上了,剩下的小俱乐部只想问:我们队没国手,补贴是不是又轮不到?
那青训还搞不搞了?
说穿了,国家队要成绩,俱乐部要生存,球员要前途,三方钱包却不在一个口袋。
不把钱的路径谈清,任何“窗口期”都只是把矛盾推迟到下赛季。
WCBA票房刚见点光,别再一巴掌拍灭。
毕竟,球迷买票是想看韩旭在场上,不是看她坐在国家队板凳上挥毛巾。
一句话:要么让市场养国家队,要么国家队自己造血,别再让俱乐部当冤大头。
拖到最后,联赛黄了,国家队也捞不到金牌,双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