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以上孕育,期待乐山首批顶级鱼子酱诞生!
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一场关于时间与价值的产业实践正在展开。乐山古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鲟鱼养殖基地,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将“水中活化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黑色黄金”。全产业链布局
自2023年8月首批鱼苗入池以来,该基地已构建起从自繁自育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鲟鱼养殖是一项需要耐心与技术的行业。这种古老生物寿命可达50年,市场上优质的鱼子酱均取自15龄以上的成熟鲟鱼,其鱼子酱价值随生长时间呈几何级增长。“养殖时间越长,鱼子酱的价值就越高。”乐山古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正群告诉记者,“虽然养殖普通鲟鱼的企业不少,但我们专注于鱼子酱专用鲟鱼。”
基地通过沫江堰引取大渡河水,独创“10次/日动态换水系统”,配合水温实时监测和双水源保障(主水源+应急深井),确保养殖环境稳定。太平镇政府同步推进水利设施改造,政企协同破解水源难题。
当前一期16个鱼池已投入使用,10万尾鲟鱼完成育苗转移。年底120个鱼池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万斤鲟鱼、25吨鱼子酱的产能。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鲟鱼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企业已建成加工生产线,鱼肉和鱼骨还将被深加工为保健品与护肤品。
乡村振兴新引擎
项目已创造几十个就业岗位,未来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取卵加工。这种“养殖+加工+研发”模式,不仅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将通过精深加工提升鲟鱼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是在与时间做朋友”,负责人许正群指着游动的鲟鱼群说。这些需要10年以上孕育的珍稀生物,正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特殊纽带。当2030年首批顶级鱼子酱诞生时,这段与时间共舞的产业故事将迎来高光时刻。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