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兴相印,井研界牌村乡村振兴“橘”势好
近年来,井研县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位于“百里柑橘环线”核心区的集益镇界牌村,以种业振兴为重要抓手,凝练“千丘藏一果、一果尝千秋”品牌内涵,打造柑橘产业“种子—苗子—树子—果子—票子”的高质量发展链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宽阔洁净的乡村道路、热火朝天的柑橘产业……走进集益镇界牌村,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柑橘树已是硕果满枝。这一颗颗饱满的果实让村子富了起来、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界牌村党支部书记余建华介绍:“界牌村发展柑橘产业是在2016年,全村18个组全覆盖流转土地4800多亩,加上农户散户一共6000余亩,采用‘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先后引进当地和外地的28名业主发展,同时引进沃馋、橘源来等企业,完善柑橘链条。全村老百姓依托柑橘产业,除了土地租金,还有务工收入,人均收入达到3.2万元,远远超过了全县平均水平。”
据了解,目前该村柑橘亩产达4000斤,年产值约800万元。在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制约该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芯”短板也逐渐被补齐。在被硕果环绕的柑橘种质资源科研中心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茎尖剥离、病菌分离提纯鉴定、组织培养不同形态时期分化过程观察等柑橘研发工作,全力为井研柑橘提供“芯”动能。
井研县柑橘园区办公室技术专家谢桃明介绍:“为了井研柑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井研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乐山市种业共享研发中心,今年又建立了井研县柑橘种质(资源)科研中心。在这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先后与中国柑橘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所农业高校合作,先后搜集全球各国的柑橘种质资源在井研进行保护。同时在与中柑所、川农大等高校的合作上,自主繁育出200多个柑橘新品种初代产品。在这个初代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井研的自主品种。”
有了“芯”保障,依托乐山市种业共享研发中心“三园三圃”柑橘无病毒良种苗繁育基地的的高效运作,井研柑橘种业也随之逆风翻盘,从曾经的“外引”转变为“内生”,种业成效日益凸显。
谢桃明介绍:“在种业提升上,我们进一步提高了现在种业共享研发中心的经济效益,从以前的从外购苗木到目前我们也可以自主繁育100余万株脱毒良种苗木,累计已经向市场推广500余万株苗木。同时在推广苗木的基础上,对井研本地的柑橘产业进行品种改良,对古老的品种以及低效的柑橘果园进行品种改良,累计已经改良有4万余亩,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种植业主的经济效益。”
此外,界牌村大力推动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实了“里子”也靓了“面子”,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
[*]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