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烟火气 清爽文明风 演武街农贸市场开门营业
12月17日6:00,演武街农贸市场正式开门营业。市场外寒风凛冽,市场内暖意融融。宽敞明亮的菜市、整齐划一的摊位、干净整洁的环境、琳琅满目的货物……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浓浓的烟火气、清爽文明风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乐山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动作频频:近30年历史的慧园街临时市场搬迁;演武街农贸市场取代了每年有上百起投诉的临时便民摊区;升级改造后的肖坝便民市场即将投运;大田农贸市场、衡山园农贸市场正在升级改造中……
曾经,每周都有投诉
称重、打包、收钱……商户吴裕花在演武街农贸市场自家蔬菜摊位前忙得不亦乐乎。“搬之前真有点忐忑,也很不舍,但跟以前相比,现在有了正规的农贸市场,下雨淋不着、晴天晒不到,宽敞干净、方便安全,还很温暖,今天来买菜的人很多,我们卖起菜来更有信心了。”
说起以前的临时便民摊区,大家感慨万千。
从2020年8月设置启用以来,演武街临时便民摊区处于时常被投诉的尴尬境地。据市中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张公桥执法队中队长文川回忆:“每个星期都能收到两三起关于演武街临时便民摊区商贩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的投诉。”
谋变,“民”字打底积极推进
为回应群众诉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缓堵保畅”工作部署,11月,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积极推进和部署演武街临时便民摊区的搬迁工作。
“演武街临时便民摊区一共有400多户商贩,其中100多户以前和演武街农贸市场管理方签过约。”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白珂说,经过重新规划,演武街农贸市场摊位增加到了188个,但还是无法全部满足临时便民摊区商户的入驻需求。
一边是临时便民摊区要取缔,一边是商户生存需求要考虑。如何解决?对此,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详细的分流方案。
“一共准备了8个农贸市场进行分流安置,新入驻的商户和入驻演武街农贸市场的商户一样,享受6个月免租期的优惠政策。”市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海棠监管一所所长赖星东介绍。这些看得见的实惠,为商贩配合搬迁带来了积极性。
倾听,诉求一一回应
12月14日,海棠街道演武街社区锦欣苑小区内,一场“关于演武街农贸市场搬迁整治院坝会”热闹举行,相关部门对演武街农贸市场搬迁以及取缔马路市场的原由、商户分流方案向在场的群众进行详细说明,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演武街社区居民代表、商家代表围坐在一起,进行政策沟通、解疑答惑、民意收集。
通过近半个月的反复宣传和引导,许多商贩做好了搬迁准备,搬迁工作万事俱备。
“这次演武街农贸市场摇号的整个过程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之前社区和有关部门经常向我们宣传市场搬迁的好处,搬迁工作的每一次进度都及时告知大家,不仅尊重周边居民的诉求,同时也倾听了商户的声音,充分考虑了多方的感受,非常贴心,我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所以支持搬迁。”商户唐大哥说,部门工作做得细,让大家心里有底。
正是一步步扎实的前期铺垫,让搬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成果,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12月9日,演武街农贸市场第一批次面向原乐山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商户抽签摇号。经过审核、报名,12月12日,演武街农贸市场进行了第二批次面向公众抽签摇号。最终,188户商贩选到了心仪的摊位。
12月16日的搬迁现场暖意浓浓。上午10点左右,很多商户提前开始搬迁,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助商户们将一些桌椅板凳、蔬菜等搬到农贸市场内。下午5点左右,搬迁工作顺利结束,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直值守到晚上9点左右,方便商户有需求能及时得到解决。
不只演武街农贸市场,草堂寺巷、兴发街等便民市场的建设和搬迁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乐山相关部门将按照“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记者:罗曦、吴薇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