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千年古梯田,这里动起来了!
眼下虽是冬闲时节,但沙湾区葫芦镇四峨山村却是一派繁忙景象。翻整土地、夯筑田埂、清理沟渠......错落有致的四峨梯田上,当地党员干部群众正在齐心协力进行梯田恢复工作,为来年种植水稻做足准备。正在梯田里劳作的四峨山村党总支书记鲜正祥介绍,四峨梯田相传始建于汉唐时期,其核心区就位于现在的四峨山村。当时,为了满足军需供粮,官府便组织开垦梯田种植水稻,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季节性缺水、有效劳动力缺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许多梯田慢慢变成了旱地,用于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等相对耐旱且种植简单的农作物,千年古梯田面临着消亡的风险。
为守护好四峨梯田这处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实现农耕文化与粮食安全的“双丰收”。近年来,四峨山村聚焦保护性开发,采取“党建+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在不破坏原有梯田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村集体经济集中流转土地,分批次将已经变为旱地的梯田重新恢复为可种植水稻的水田。就在今年10月底,最新一批次的梯田恢复工作正式启动,计划恢复梯田35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恢复180亩。
随着一块块梯田不断复“活”,四峨山村也将依托梯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山水稻。同时,充分挖掘梯田观光价值,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梦回四峨·云上梯田”农文旅新名片,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四峨梯田,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