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革命”,让乐山人的日常采购从“将就”迈向“讲究”
曾经,乐山的露天菜市场占道经营、污水横流,市民抱怨“买菜像打仗”。如今,乐山在农贸市场建设提升行动中交出亮眼答卷:46个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10个新建市场拔地而起,40个改造市场加速推进,这场“菜篮子革命”正让百姓日常采购从“将就”迈向“讲究”。5月23日,记者走进乐山中心城区草堂寺便民市场,整洁的环境与昔日露天市场的脏乱形成鲜明对比——地面干净、摊位区分明确、商品琳琅满目。
市民邵丽开心地分享道:“市场规范后,道路通行顺畅多了,而且摊位集中有序。不像以前摊位摆得老长,现在各个区域划分明确,想买什么,直接就能找到对应的摊位,一目了然。”
新建的便民市场,不仅让群众买菜舒心、放心,也让商户经营更加省心,切实解决了群众买菜去处和商贩经营场所的问题。
经营户蓝小华表示“搬到草堂寺后,人流量相对集中,生意比以前更好了,还吸引了不少新顾客。”经营户宋大明也感慨:“我之前在洙泗塘的树底下卖了十多年菜,现在搬进农贸市场,生意不错,还不用再日晒雨淋了。”
这个于5月13日启用的市场,一举终结了兴发街、洙泗塘巷、草堂寺巷三条街巷长达十余年的占道经营乱象,成为解决“买菜远、环境差”难题的典范。其背后,是乐山创新编制的《乐山市主城区55个农贸市场“一场一策”问题清单》,充分挖掘棚改边角等城市“金边银角”,实现了民生需求与城市更新的双赢。
此外,乐山还出台《农贸市场、便民摊区和适度占道经营专项规划》,设置潮汐摊位,巧妙平衡了城市的“烟火气”与“文明范”。
在距离主城区30余公里的井研县金融汇邻里中心,一场规模更大的民生升级正在上演。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背后,是乐山农贸体系进阶的密码。这个集现代化农批市场、精品超市、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将满足4万居民的品质生活需求。
“我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有117个标准摊位和32间独立门市。目前,市场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5月底完成规划验收,6月进行综合验收及消防验收,7月中旬全面完成装修验收后,商户即可入驻。”井研金融汇邻里中心项目负责人程峥荣介绍,市场内的商铺和摊位支持购买或租赁,能满足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不同经营需求。为了提升配套服务,负二层规划了拥有99个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方便商户经营和市民采购。
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乐山创新打造“农贸市场+”复合发展体系,推动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城市生活综合体转型,既保证低收费运营,又能实现持续规范管理。这一体系正是乐山“四公一农”提升行动的核心,通过精品超市、便民服务等业态反哺农贸主业,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良性循环。
从草堂寺便民市场的“小而精”,到金融汇邻里中心的“大而全”,乐山农贸体系的升级路径清晰可见。当买菜不再只是简单的购物行为,而成为社交休闲的生活场景;当民生工程转化为城市活力的助推剂,“菜篮子”里承载的,是一座城市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正如在金融汇邻里中心预购了摊位的王师傅所说:“现在不是卖菜,是经营一种生活方式。”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