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群星奖迎来彝族之声!《尼木泽》让彝山彝韵传遍大街小巷
近日,由市文化馆与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联合打造、选送的音乐作品《尼木泽》,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 年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选拔赛,并于5 月13日在四川群星大剧院完成录制。“尼木泽”,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如诗彝乡,作品将传统彝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由8位来自峨边的非职业歌手,采用无伴奏和声组合唱的方式演绎,展现出了音乐的纯粹之美。通过歌声,彝山彝韵飞进了千家万户。
“《尼木泽》的诞生其实是在很早以前,我自己想出一支个人单曲,所以写下了这段旋律。”乐山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尼木泽》作品主创耍仁奥嘉表示,但为了精益求精,他一直将作品“锁在了抽屉里”。
2023年,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接连冲击国家、省级表演奖项,让一直想要通过文艺形式宣传家乡的耍仁奥嘉心潮澎湃。他将自己的单曲《尼木泽》进行改编、提升,成为了峨边文艺的又一张“璀璨名片”。
《尼木泽》的演唱充满了彝族韵味——时而低沉婉转,如潺潺溪流诉说着故事;时而高亢激昂,似磅礴山川展现出豪情。通过歌词中群山、春风、新寨、花开等画面意象,《尼木泽》唱出了在党的好政策下,峨边“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展现了彝汉儿女勤劳双手创造美好明天、载歌载舞歌颂党恩的奋进姿态。
在一年内,这支音乐作品先后登上省内外各大舞台,获得了“天籁之音·石海之约”第五届西部民歌展演最佳演唱作品、“魅力乌拉特”第七届西部民歌会最佳演唱奖、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等诸多荣誉,并经过全省两轮比赛,代表四川省入选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选拔赛。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尼木泽》创新融合彝族原生态与流行音乐,8位歌手唱功扎实、配合出色,其中的和声更是一大亮点,勾勒出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现在冲击全国群星奖的阵容,其实都是非职业歌手。”耍仁奥嘉告诉记者,这既是群星奖的要求,也是峨边儿女对家乡爱的“投射”。
不仅如此,耍仁奥嘉还结合峨边特色,对《尼木泽》的歌词进行多次修改,加入山歌对唱、说唱等形式,让歌曲更接地气、更有共鸣。如“美了美了,彝乡的天空是蔚蓝的,美了美了,彝寨的山水是青青的,我家屋后青山一座又一座,我家院坝彝汉儿女载歌载舞。”“卡沙沙卡沙沙,共产党卡沙沙”等歌词可谓朗朗上口。
为了在“冲击”群星奖中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尼木泽》的演唱歌手正加紧排演,对每一个音符的高低、每一处和声的交织进行反复雕琢。
记者了解到,全国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项,集中展示中国群众文艺的最新成果,竞争向来激烈。
此次,《尼木泽》入围全国群星奖选拔赛,既是对乐山作者多年坚守、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也展现出峨边充分利用小凉山资源、讲好彝族地区文艺故事的信心和决心。
以历史为据,以文化辅景,以民俗传情,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通过音乐剧《美神·甘嫫阿妞》、非遗文化街区沉浸式演出《记忆峨边》等文化品牌,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站式领略峨边魅力的机会。
不仅如此,峨边丰富多元的文艺作品还陆续被带到了第八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十届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四川省美丽都市圈避暑旅游发展大会等艺术交流展演现场,让彝族独特的艺术魅力走向更远处、发出最强音。
同时,该县文化馆还打造并开展了“大篷车乡村行”文艺巡演、“有恒时光”读书会、“黄桷树下说党史”“万人赏月诵中秋”等系列文化下乡活动,让群文工作深入群众中去,让党的创新理论等“飞入寻常百姓家”,书写出新时代的绚丽文艺篇章。
除音乐作品《尼木泽》获评上述诸多奖项外,原创舞蹈《孜木伟勒》获评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舞台精品展演(非职业组)第二名;彝族说唱《峨边彝族克斯》获评“ 春风化雨曲润嘉州”市首届原创曲艺作品大赛一等奖……细数峨边的文艺奖项,“佳支依达(彝语:丝绸的故乡—峨边)”似乎总有不曾枯竭的灵感与使不完的劲,让文艺之花始终绽放。
“时代发展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骆雅茜表示,“创作出反映新时代新面貌的文化作品,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让文化作品如春风化雨般浸入群众生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