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川桃路:打通“山货出山”和“游客进山”的双向通道
峨眉山北麓,竹林间苦笋正丰收,村民们挥汗如雨,脸上挂满笑容。“再也不用背着笋走两小时山路了!”荷叶村刘永涛的喜悦溢于言表。过去肩扛背磨的艰辛,如今货车直达的便利,正是川桃路投下的一缕光。蜿蜒在峨眉山怀抱中的这条22.23公里的沥青公路,将顺河、赵河、荷叶、太阳四座村落与山外世界紧紧相连。
在这平均海拔700-1500米的深山里,森林覆盖率达85%,这里盛产苦笋、猕猴桃等山珍。然而,曾经唯一的泥巴路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物产丰富的绿水青山却成了困住乡亲致富脚步的“牢笼”。
一条路连通山外,苦笋再不怕“烂在路上”,刘永涛的销量翻了好几番;货畅其流仅是一角,生态财富由此激活,这条康庄大道逐渐拓出金山银山。峨眉山的清风绿意为磁石,社会资本闻风而动,1.1亿元涌入,濠梁垂天、荷叶溪谷等15家精品民宿于54栋闲置农房中焕发生机。
配套的茶园采茶、竹园挖笋、果园采摘等农事体验,加之新兴的矿山咖啡、山溪烧烤、星空露营,与《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等周边文旅资源巧妙串联,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应运而生,每年吸引20万游客徜徉于此,平均停留两天,为乡村灌注3000万元综合收益。“在民宿上班月入4000多元,还能顾家带娃。”荷叶村胡俊容的幸福感言,道出山村命运的静水深流。
如今,川桃路更添多样风采,乡村小巴通村达户,公交站台化身旅途驿站,农产品展销区拔地而起,更变身骑行与马拉松爱好者的热门打卡点。村民曾用脚步丈量的苦旅,今天已成为承载更多人诗与远方的通途。“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道路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区,让它既畅通生产脉搏,更点亮生活灯火。”峨眉山市交通运输局朱自杰说。
这条产业路、旅游路、民生路,打通了沉睡山货的出口、激活了游客进山的入口,成为托起共富梦想的通途。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