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沃土萌新芽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乐山展演月圆满落幕
6月10日,随着原创话剧《京报》觉醒版的震撼落幕,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乐山展演月活动圆满划上了句号。10场优秀剧目展演、9场高清剧目影像放映,3场戏剧普教、1场专题座谈……为期1个月的乐山展演月高潮迭起,带来紧锣密鼓的23场活动;3所高校、3个区县共6个剧场参与活动呈现,乐山全域合力承接“原创戏剧”的精彩演绎,呈现“时代共鸣”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让京城气象飞遍嘉州大地。
如火夏日的乐山,迎来15000余人次的省内外观众共赴“话剧世界”,带动乐山展演月活动全网传播量突破8000万。“追剧、评剧、周末到乐山观剧”成为乐山文旅最新热词。
此刻,我们满怀依依不舍,结束不说“再见”。
“双城联动”谋新篇
4月25日,以“原创戏剧,时代共鸣”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开幕,宣布展演将首次走出北京,启动乐山展演月;5月10日,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乐山展演月开幕式暨《四世同堂》展演活动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正式开启为期1个月的话剧“乐山时间”。
为什么要走出北京?
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在北京的开幕式上回顾,“十年来,共有124个参演团体参与、238个剧目、线下演出915场、线上演播671场,受众达360余万人次,成为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中国戏剧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未来,将继续坚守人民立场,深耕时代主题,不断深化交流协作,激发行业活力,构建共生共荣的创作生态,更好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在乐山的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自2015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原创、艺术、人民、时代’主题和宗旨。本届邀请展首次启动‘北京·乐山双城展演’,落实‘优质文化直达基层机制’和‘央地合作’新模式,为两地的戏剧爱好者带来百余场舞台盛宴,共同见证话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为什么会选择乐山?
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荟萃、文化遗产璀璨,更是一代文豪、剧作大家郭沫若的故乡。从郭沫若创作的经典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广为流传,到抗战时期武汉大学内迁乐山建立各类话剧社团演绎《雷雨》等爱国艺术作品,到上世纪80年代的乐山地区文工团创作话剧《戎马书生》首演即引发轰动,再到《屈原》《少年郭沫若》《甘嫫阿妞》等优秀剧作在省内外巡演,以及本土话剧《美味人生》大放异彩摘得“四川文华奖”……长期以来,乐山的文化事业都在赓续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绽放新的光彩。
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是我国展示原创话剧成果、促进话剧创作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此次乐山展演月,充分展现出中国国家话剧院扎根基层、走进人民、服务大众的深切情怀。乐山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全国文艺界的交流合作,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提供更多乐山样本。
“深化戏剧艺术与区域的发展融合,加大文旅融合步伐、探索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田沁鑫在乐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将依托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专业优势与北京市西城区悠久的文化底蕴,实现优秀剧目、文化活动与资源的基层下沉,并借助北京、乐山双城的联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央地共振”求突破
从北京到乐山,乐山展演月打破了文化资源的地域壁垒,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从概念变为了现实。
活动期间,每逢展演,乐山的高校礼堂、演艺会堂、区县剧场等基层场馆都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不少观众在四线城市第一次与话剧“触电”,打破“高雅艺术必须进大剧院”的固有认知。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评价说,“央地共振”“史无前例”,“文艺召唤、引领时尚,再创辉煌”。
一级编剧王珏动情嘱托,“让戏剧为城市添一份不动产。”乐山展演月串联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实际的经典剧目演出、高清剧目放映,戏剧普教工坊和交流研讨等活动。得益于此,乐山展演月的观众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结伴而来的大学生;既有本地市民,也有专程赶来的外国留学生,为培育乐山戏剧文化生态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乐山的本地文艺工作者、戏剧话剧爱好者在“家门口”接受到中国国家话剧院资深艺术家的表演培训与专业指导,让乐山长期积淀的艺术土壤获得新的滋养。特别是在三场戏剧普教和汇报演出中,300余名乐山戏剧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选拔,脱颖而出的75名“幸运儿”年龄跨度从70多岁到10来岁,带动1500余名亲友团和戏迷朋友观演助阵,实现了从“文化输血”到“艺术造血”的转型升级,充分证明戏剧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公共文化服务普惠性的生动注脚。
舞台上体验历史变迁、感受时代脉搏、体味百态人生,从《四世同堂》的史诗画卷到《青蛇》的东方美学,从《了不起的你》的现代时尚到《苏堤春晓》的宋韵风华,从《水生》的新潮形体艺术到《我这半辈子》的倾情演绎,从《抗战中的文艺》的大手笔驾驭表达到《京报》的精彩压轴收官……观众有幸沉浸在纯粹的艺术氛围中。“乐山有乐,乐在乐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的即兴感言,是对乐山的充分肯定。
“你好乐山,我们来了!”是《四世同堂》演员们初到乐山时的兴奋好奇。“盛宴!话剧国家队,表演绝对的实力派。”是观众在观演之后第一时间给出评论。“期待这样精彩的演出再来,年年来!”这是乐山和乐山儿女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渴盼。我们看到,乐山展演月活动有太多的恢宏令人动容、太多的细节让人回味,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乐山文化生态中激起层层涟漪。
山路迢迢、水路遥遥,一颗颗“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以艺术滋养百姓生活”的诚挚真心,与嘉山乐水热爱生活、“切切思慕知识、追求善和美的心灵”彼此相遇。
期待未来再相见!
[*]
[*]
[*]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