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周六上课,有违教育部“减负”精神
最近,关于学校周六该不该上课的话题,成为社会的一大关注。笔者认为,周六上课弊远大于利。理由如下。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占用周六时间上课是对其身心健康的摧残。小学生平时上学已经非常辛苦,很多学校从早晨8点左右上到下午5点30左右,学生上课时间近10个小时,除了课间10分钟上厕所外,不是上课就是做作业,甚至多数学生放学回家还要做作业到9点钟左右,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比很多上班族家长工作时间还长。近期受疫情影响,大课间活动被取消,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又大打折扣。这样的超负荷运转,就是成年人也未必吃的消,何况是少年儿童。如果再剥夺孩子周六休息时间,对孩子身心健康绝对是一种摧残。健康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失去健康,再多的知识才干都排不上用场,跟粪土无异。因为抓教学质量而漠视学生健康,显然是抓芝麻丢西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学生减负的问题,教育部也三令五申为学生减负,显然,周六补课有违中央精神。
其次,周六补课真的能提高教学质量么?未必!学习需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弦绷得过紧弓就会断,学习负担过重只能让更多孩子厌学。成都的小学校5月初开学,比乐山延迟一个月左右,是不是学习时间少一个月教学质量就会落后于乐山呢?也未必!全国全世界都在停课停学,是不是社会就不能培养人才呢?还是未必!何况,乐山小学生上课时间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从2月10日左右到现在,网络教学开展了近两个月,网课效果整体还是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剥夺师生周末休息权,牺牲师生的健康,实在不可取。
第三,周六上课也会阻碍学生发展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仅仅是做题的机器,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在生活和实践中立德修身,增长知识和才干。显然,周六上课禁锢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周六上课弊远大于利。当然,这是个人观点。周六是否该上课,应该进行调研,首先要问问孩子们,然后是家长们,最后是老师们。最终拍板的才是教育部门领导们。
[*]
页:
[1]